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苗發強)初秋風起,磁縣徐家溝二街的千畝核桃林木葉聲聲。“俺村的鄉村振興,可離不開這些寶貝呢!”望著枝頭蒼綠渾圓的累累碩果,村黨支部書記苗樹奎煞是自豪。
徐家溝二街地處太行山丘陵地帶,土地貧瘠。農作物收成普遍偏低,很多耕地因此被擱置荒蕪。2015年,村“兩委”結合專家意見,流轉村民閑置土地3千多畝,積極調整種植結構,精選耐干旱、耐瘠薄的生態經濟型核桃樹種,打造千畝核桃生態種植基地,通過提高核桃的附加值,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持。
核桃長得好,全靠有機肥。該村有占地60畝的智慧化豬場,每年出欄量達2萬頭。豬場產生的糞污經智能化干濕處理,所產生的有機肥直接成為核桃林天然無公害肥料,每年節省肥料費用20-30萬元。這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改善,更讓該村核桃成為實打實的“綠色”產品。
該村一方面持續開展技術培訓,在修剪、施肥、防蟲等各個環節,與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達成合作,請專家對農戶進行全方位指導,逐步實現科學化管理,達到豐產增效;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核桃深加工產業,著力打造專屬于該村的核桃品牌。
圍繞構建核桃精深加工產業鏈,2021年底,徐家溝二街建成了核桃食品加工廠,引進了低溫物理壓榨技術,生產的核桃油和風味核桃仁,已成功進入石家莊和鄭州等地市場。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重中之重。把鄉村產業有機融入現代產業體系,讓廣大農民在現代產業鏈中充分發揮和體驗自身的重要價值,不斷地提升廣大農民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這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務。核桃產業有季節性,每年有8個月的管護時間。村民楊瑞芹每年都到核桃林工作,工作一天,能夠有60元的收入。“不耽誤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這真是個好差事!”楊瑞芹笑得合不攏嘴。該村像她這樣在核桃林工作的村民有400多人。這些村民大多是留守婦女,年齡也比較大,當地核桃產業的發展,有效解決了村里剩余勞動力問題。
現如今,徐家溝二街已形成核桃種植、儲藏、深加工、銷售、品牌建設及核桃文化推廣為一體的核桃產業鏈,年產值達6200萬元,帶動1000余人從事核桃相關工作。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鄉村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鄉村產業要立足特色資源、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而且應當遵循有關科學原理。要創立營養型農產品推廣體系,推動安全、營養的農產品走出去。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特別是富含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以及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也是營養科學特別推崇的一類營養型食品。
希望企業、農戶等各方共同發力,推廣科學種植、科學加工,創新開發核桃系列產品,進一步提高核桃的營養價值和品質;積極開拓核桃市場,促進核桃產業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讓小小的核桃為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為農民共同富裕,發揮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