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執法局排水管理處工作人員實時啟動泵車進行全力抽升,快速排出積水,確保道路暢通。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學維 攝
7月29日15時30分,我市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全市城管系統以雨為令,聞“汛”而動,積極組織人力對市主城區地道橋、泵站等重點部位進行盯守,無盲點、無死角排查隱患,全力以赴保障城市運行和市民出行安全。
排水!排水!
28日早晨降雨開始,雨勢猛烈、持續時間較長。市城管執法局2000余名防汛排澇人員全員參戰,緊急出動,到達各自防汛路段,積極展開城市防汛工作,及時清掏收水井前的雜物,各雨水泵站及沿河應急泵站全力抽升,確??焖倥潘?/p>
邯臨溝泵站作為整個城市排水系統的重要節點之一,周邊多為居住區,人群密集。該泵站排水量為每小時2萬立方米,泵站的運行關系著排水的暢通。“泵站處理得越快,路面積水才能越快消失。”市城管執法局排水管理處泵站處處長薛軍介紹道,在汛期來臨之前,已做了充分準備,一方面24小時有人值班,另一方面,泵站對各類設備進行了檢修,確保能有效排水。
趁著大雨間隙,排水泵站運行組組長趙志彬抓緊時間操作格柵除污機進行清污工作。他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雨水經過集水池格柵,雜物堆積會影響柵前柵后的液位數據,及時清走垃圾,排水系統才能更輕松,排水能力也更有保障。”
圖為人民路地道橋護橋分隊工作人員下雨時不間斷地對道路兩側的樹葉和雜物進行及時清理,避免堵塞橋下收水設施。
據悉,全市26座雨水泵站的集水池在主汛期前都已提前排空,最大的集水池能容納3000多立方米的雨水,最小的集水池也有不低于1000立方米的容納量,能夠在最短時間快速抽升排瀝雨水。
“排水設施的運行一刻也不能停歇。泵站的工作看似平凡,實則非常重要,我們會認真值守。”薛軍說。
巡查!巡查!
拉上警戒線、清理收水口、檢查管道……“結合往年汛期特點,在易積水路段,我們對沿線雨水箅子進行逐一排查,第一時間清理箅子周邊的垃圾雜物,保證排水口通暢。”市城管執法局排水管理處管網工作人員王子晨說,在雨水量較多的點位,打開井蓋加速排水,并放置警示牌,安排專人值守,確保行人、車輛安全。
圖為邯臨溝雨水強排泵站工作人員對格柵機過濾的雨水雜物進行清理,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雨不停,水不退,人不撤。護橋人員提前到達各地道橋指定位置,所有人員按照應急方案開展防汛工作,共出動液壓式移動泵車、應急電源車、吸污車、應急抽升泵以及搶險車等防汛搶險裝備40輛。
排水管理處機械施工處工作人員史黎南負責在人民橋附近值守,他告訴記者:“我的主要任務是駕駛鏟車協助應急救援。這兩天,我都吃住在車里,時刻待命。”與史黎南一起的還有4名護橋人員,其中馬國營已經參與汛期護橋任務十余年。
“每天我們都要沿路巡查十幾次,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及時清理箅子周邊的雜物。為保障市民安全,當橋下積水達到30厘米深時,將實施斷交,采取警戒等措施。”馬國營介紹,地道橋作為低洼地帶更要操十二分的心,降雨前做好排查,備足沙袋、救生圈、皮劃艇等應急救援物資,降雨中協助交巡警疏導交通、幫助行人和車輛,降雨后清理淤泥、雜物。
市城管執法局有2000余名干部職工在城區道路上防汛,僅排水管理處就有400余名職工,他們各司其職,負責雨水泵房抽升、地道橋護橋、巡視重點區域路段、及時清理收水口雜物等,保障排瀝通暢。
調度!調度!
“密切監測泵池水位,確保各地泵站低水位運行……”連日來,市城管執法局排水管理處泵站遠程監控調度中心人員加強值守,全員在崗,隨時響應,遠程調度雨水泵站值守人員做好排澇工作。
圖為泵站遠程監控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在緊張地工作。
工作人員緊盯大屏幕上顯示的全市13座下凹式地道橋的排水情況,以及26座雨水泵站的運行狀態,分工明確。他們對主城區京廣鐵路沿線、南環路至北環路段、中華南大街邯濟橋等重點沿線雨水泵站的運行情況了如指掌。
據排水泵站遠程監控調度中心主任蘇麒驊介紹,在沒有遠程監控調度中心之前,都是靠工作人員經驗計算雨量和排水量,如果開多了泵會造成機器損壞,如果開少了會造成排水不及時,路面積水?,F在有了千里眼、順風耳,一眼觀遍泵站,一耳聽遍機組,城市防澇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當前各點位水位上升情況和路面積水情況一目了然,如果超過警戒水位,我們會立即通知附近泵房進行抽排,增加開泵臺次。”蘇麒驊說,不僅如此,通過圖像監控雨污水泵站水泵及電氣設備運行參數,如果有故障、異常,可第一時間發現并調度人員維修。“今天早上在暴雨的影響下,支漳河1號泵站突發停電緊急情況。我們通過監控及時發現,迅速響應,嚴格按照應急預案程序啟動應急發電設備,及時恢復了電力,確保了泵站排水設備正常運行。”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李璇/文 劉學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