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區織密防汛安全網
進入主汛期,永年區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時刻繃緊防汛安全弦,壓緊壓實工作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永年區成立了由應急、水利、住建等部門組成的防汛抗旱聯合專班,明確區、鄉、村三級防汛責任人和聯絡人,設立氣象水情預報、搶險救援、轉移安置、物資供應等工作小組,同時落實小水庫、蓄滯洪區、山洪災害易發區、南水北調永年區段等重點防汛點位責任人240余人,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密切協作、運轉高效的防汛抗旱指揮體系,織密防汛安全網。
永年區針對險工險段、雨污管網、低洼地帶、山險易發區、學校、敬老院、水庫、旅游景點等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開展不間斷巡查監控,按照“汛期不過,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原則,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發現一處,整改一處,做到動態清零。
為進一步提升抗洪搶險救援水平和群眾避險能力,永年區組建了由專業搶險救援隊伍和社會力量組成的2萬余人的搶險隊伍,組織開展了防汛應急演練。利用廣播、電視、微信、短信、條幅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發放學生防溺水宣傳單19萬余份,制作防溺水宣傳牌300余塊,增強群眾防汛主動性,提高防汛安全意識。通過政府自儲、部門代儲、群眾號料等多種方式儲備防汛物資,目前,已儲備編織袋50余萬條、鐵鍬4萬余把、木樁3萬余根、救生衣1000余件、沖鋒舟5艘、水泵8臺套,并制定物資調運預案,確保汛期防汛物資能夠調得出、用得上。
同時,建立多部門聯合協調機制,暢通預警系統,進一步壓實區鄉村三級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責任,嚴防山洪災害發生;堅持不間斷巡査監控小水庫,實行空庫迎汛,確保小水庫安全;對城區6座立交橋泵站進行提升改造,雨水泵站和污水處理廠進行檢修維護,對6000多個收水口進行清淤疏通等,嚴防發生城市內澇;加強河道關鍵部位巡查,嚴格落實汛期施工安全措施,及時對河道四亂進行清理整治;開展蓄滯洪區轉移安置應急演練,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及時安全撤離;嚴格執行24小時雙人雙崗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第一時間掌握雨情、水情和汛情信息,加大重要緊急信息報送力度,保障防汛指揮部各項決策部署、調度命令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確保全區安全度汛。
峰峰礦區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近日,峰峰礦區遭遇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峰峰礦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扎實開展防汛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界城鎮第一時間成立鎮應急防汛指揮部,組建應急防汛小分隊,實行干部包片、黨員聯戶,做到防汛責任到人,組織黨員、志愿者對域內老舊房屋、溝塘渠池及地勢低洼地帶進行拉網式安全摸排,形成層層有人管、面面有人抓的防汛工作機制。
大社鎮黨委領導干部帶頭下沉一線,對域內2個水庫、排洪河道和低洼易澇點位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視,記錄水情變化,為鎮域內7個山險村制定應急轉移預案,發放山洪避險明白卡1000余張,預置臨時安置點3處,應急轉運大巴3輛。
新坡鎮廣大黨員干部和志愿者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值守在防汛一線,堅決守好防汛安全“責任田”。鎮黨委組織二十余名黨員干部作為機動力量進行支援保障,奮戰在各個風險點,清障礙、固堤壩、控閘門、測水位,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置突發汛情和山險。
臨水鎮包村(社區)干部與鎮村(社區)干部一起到易發災害的洪澇點檢查,補充防汛物資,逐戶走訪排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立即勸導督促群眾迅速搬到臨時安置點,確保群眾的安全。截至目前,已累計出動人員200余人次,排查危險隱患點11處,轉移群眾7人。
市交巡警支隊峰峰大隊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在橋涵、隧道、積水點安排警力,設置引導標志、警示牌等交通設施,分流引導車輛,及時救助積水圍困車輛和人員,對涉水故障車輛進行拖移,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據悉,峰峰礦區組建了20個應急搶險隊,每隊不少于40人,并組建了1支專門的醫療救護分隊,準備了搶險車輛、沖鋒舟、橡皮艇、無人機等60個種類的應急搶險裝備。應急搶險隊全天候應急值守,第一時間全部住鎮,并以村(社區)為單位組建應急防汛小分隊,制定防汛救災應急預案,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明確各自工作職責,確保關鍵時刻能沖得上打得贏。
館陶縣多舉措保安全度汛
為應對雨情汛情,館陶縣全縣上下聞“汛”而動,積極開展防汛工作,全力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針對雨情,館陶縣及時向全縣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發出倡議,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落實部署要求上、在奮戰防汛一線上、在凝聚強大合力上走在前做表率,堅決打贏防汛攻堅戰。
館陶縣應急管理局實地檢查有關鄉鎮防汛工作安排部署、物資儲備情況,對沿河村莊災害信息員逐一電話調度,一對一開展業務指導,確保災害信息員在崗在位在狀態。同時,對城區內澇關鍵點、易澇地區、地下車庫等開展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并會同河務局對縣級防汛儲備物資庫進行實地檢查,確保隨時可以拉得出、用得上。農業專家則深入田間,針對此次災害過程農作物如何有效防范確定措施,并由各村通過廣播、微信等方式告知廣大農戶。
房寨鎮全面啟動實施應急聯防聯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進入防汛戰時狀態。對老舊房屋、應急準備等進行詳細部署,組織黨員干部和網格員排查老舊房屋35處,已安全轉移居住人員,對199戶孤寡老人中存在安全隱患的已全部轉移到位。目前該鎮已備好編織袋5000個,并配備了抽水泵、應急燈、救生圈、警戒帶、鐵鍬、膠靴、雨衣等防汛物資。
魏僧寨鎮迅速行動,建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汛方案、建立防汛值班制度、組建防洪搶險隊伍、配備防汛物資。鎮、村干部實地查看水情、水位和行洪情況,防汛應急隊對重點河段、危險路段進行巡查,及時排除隱患。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建立臺賬,落實看護責任,由“兩委”干部分包,汛期每天定期上門查看房屋安全情況及家中飲水用電、食品藥品安全等情況。同時,全鎮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工作人員值班制度,不斷加強對雨情水位、地質災害的實時監測,做到一旦出現暴雨預警及汛情,各項工作安排能夠快速落實。
磁縣搶先行動防雨患保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責任。面對連日強降雨,磁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調度各部門主動作為、搶先行動,抓實抓細各項防汛工作,全面筑牢防汛“安全網”。
磁縣各級各部門和11個鄉鎮全部進入防汛實戰狀態,24小時在崗在位在狀態,山區鄉鎮提前做好轉移人員準備,防范降雨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保障群眾安全,全力應對強降雨天氣。
縣住建局迅速召開汛期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應急防范措施緊急部署會,開展專項隱患排查整治活動,重點對臨時用電、模板支撐、腳手架、深基坑、建筑起重機械、臨時設施等部位進行重點排查,確保建筑工地汛期安全。
縣公安機關聞“雨”即動,備齊搶險救災物資,做好應對各類突發情況準備,對易積水路段進行標注提醒,加大警力投入,全力做好危險路段交通管制、應急排堵保暢等工作。
白土鎮提前通過摸排確定沿河道危險區人口為174戶,510人。7月28日提前行動,已轉移66戶119人,安置點內準備好了被褥、礦水水、方便面、小面包等生活物品。該鎮將全鎮分為四個片區,在安全區域準備鉤機鏟車待命。救生衣、衛星電話等防汛物資準備完畢。鄉、村干部不斷加強宣傳廣播,提醒群眾本次強降雨雨量大、時間長,需注意汛期安全,并繼續轉移人員,對老舊危房逐一排查,查看河道是否通暢,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陶泉鄉嚴陣以待,包村干部全部駐村,村“兩委”干部在崗在位,通過喇叭廣播和微信群宣傳防汛知識,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提前轉移重點群眾,確保不出問題。同時,再次對老房老堰、地質災害點等重點位置進行雨中排查,入戶走訪,確保群眾安全度過本輪降雨過程。鄉、村兩級干部精心照顧好臨時安置點的轉移群眾生活起居,確保井然有序、物資充沛,群眾基本生活需求不受影響。經過鄉、村兩級干部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共轉移群眾165戶,479人。
曲周全面落實防汛責任
針對當前雨情,曲周縣繃緊防汛備汛之弦,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制,做好強降雨應對工作。
全縣設置1個防汛總指揮部、3個分指揮部,劃分出14個防洪工程戰區和10個鄉鎮防洪排澇戰區,實行縣領導分管分包。組織各級各部門對堤防、閘涵等防洪工程和城市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部位,以及調水供水、交通干線、電力能源等重要基礎設施、農村危舊房屋、中小學生防溺水設施等進行拉網式排查。氣象部門每天早晚兩次發布氣象信息,降雨時段加密預報頻次;水利部門密切監視河道水情,及時作出洪水預報,發出預警信息。成立了以消防、人武部(基干民兵)為骨干,社會救援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隊伍,制定防汛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嚴格落實防汛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安全度汛。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全力做好供電保障
汛情當前,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迅速啟動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各級、各專業管理人員及一線工作人員全員在崗值守,全力做好供電保障及應急搶修工作。
全面加強組織部署,做好應急準備。公司分區域部署應急發電車6輛,發電裝備47臺,排水方艙3臺,市、縣(區)供電公司組成了217支、1500余人的應急保障隊伍,完成應急物資和備品備件的梳理及裝車,24小時隨時待命。組織輸電、變電專業骨干力量65人在武安地區駐扎,設置邯鄲西部臨時搶修點。制定跨縣支援方案,確保重大災情下有序處置各類突發狀況。
加強遠程監控,確保重點部位供電。依托生產管控中心,24小時對電網設備開展遠程監控,密切關注7座大中型水庫和市、縣(區)29座涵閘泵站以及18個防汛指揮機構等重要用戶供電情況,加強應急電源調配和用戶自備電源指導服務。
加強溝通聯系,做到有需必應。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聯系,及時掌握雨、水情信息以及水庫泄水、城市內澇、人員撤離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部署搶修、搶險力量,配合做好受災區域設備停電避險、災民安置用電服務等工作。
邯鄲華潤燃氣保障安全平穩供氣
為有效應對強降雨影響,連日來,邯鄲華潤燃氣提前部署、精細安排、靠實舉措,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要求,全力以赴保障汛期燃氣安全穩定供應。
邯鄲華潤燃氣始終堅持安全生產底線思維,將“人員不傷亡、管道不受損、生產不受影響”作為工作目標,為我市燃氣安全、平穩供氣筑牢堅實的安全屏障。嚴格落實上級部門對防汛工作的要求,做好應對汛期各項部署,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緊密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加強對燃氣場站、管線及重要設備設施、物料倉庫等重點部位的監測工作,切實提高人員應急處置能力。馬頭區域、峰峰礦區區域、武安區域、磁縣區域按照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同步開展防汛工作,確保汛期燃氣安全工作不留死角。
各廠站值守人員加強對燃氣設備設施的巡檢頻次,及時對站區排水口進行清理疏通,并安排專人值守在閥室、配電室、消防泵房等重點場所,實時監測各項數據。巡線人員加大對燃氣管線的巡查力度,對過河管道、護坡管道、易坍塌、易滑坡等防汛重點部位逐項排查,對第三方施工現場進行專項管控,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汛期管網安全運行。在主汛期間、大暴雨過程中,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備齊防汛物資和車輛,加強對生產區、防汛工作的巡視、檢查,及時處理有關安全隱患及突發事件。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防汛采訪小分隊記者 李璇 胡海燕 李文科 李藝璇 謝偉娜 通訊員 徐風月 潘昊翔 孔曉賀 高亞南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