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涿州市碼頭鎮孟家街村,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轉移被困群眾。
暴雨如注,瓢潑燕趙。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河北出現極端降雨過程,保定涿州市遭遇嚴重洪澇災害。
號令如山!8月1日夜晚,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聞令而動、緊急馳援,120名消防救援人員迅速奔赴涿州災區。
星夜出征、緊急救援、晝夜排澇……經過13天的連續奮戰,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共營救轉移疏散群眾76人,排水排澇17.83萬立方米,清淤8160平方米,消殺面積5400平方米,圓滿完成增援涿州抗洪搶險任務。
“我們請求到一線去!”
防汛Ⅲ級應急響應!防汛Ⅱ級應急響應!防汛Ⅰ級應急響應!
河流漫堤決口,百姓被水圍困……臺風“杜蘇芮”引起保定全域強降雨,涿州境內出現嚴重城市內澇,大量群眾被困急需救援。
8月1日22時30分,接到河北省消防救援總隊增援涿州的命令后,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立即集結救援隊。
“我們請求到一線去!防汛救災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最關鍵時刻,我們重任在肩,責無旁貸!”得知增援涿州的消息,消防員紛紛寫下請戰書,請求到一線——
武安市南環東路消防救援站分隊長趙亞朋,于7月30日在洪流中解救一名被困人員,面對滔滔洪水,他一次次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最后通過起吊機和繩索將被困人員救出,被網友們稱揚為“天降神兵”。涿州告急,趙亞朋再次請纓:“涿州還有更多需要救援的群眾,我必須去!”
和平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員于子龍,先后擔任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水域救援教員4次,累計為邯鄲支隊水域救援工作培養學員300余人。曾參加過山東壽光和河南跨區域抗洪搶險的他,毫不猶豫要求再上一線:“我有豐富的救援經驗,我必須去!”
叢臺區華城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王慶港,老家在保定市安新縣。得知老家全村受災,自家40多畝魚塘淹沒在洪水中,王慶港心中五味雜陳。涿州受災,他第一時間請戰:“那是我的家鄉,我必須去!”
支隊戰勤保障科分隊長寧柯楠,曾擔任特勤班班長、特種車輛駕駛員,多項技能傍身。得知要赴涿州抗洪搶險,本準備請假回家照顧生病的妻子和年幼孩子的他,毅然決定留下:“后勤保障,保的是戰斗力,我必須去!”
……
消防員們在請戰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請上級黨委放心,請黨和人民放心,我們將以高昂的斗志、必勝的決心,堅決奪取跨區域抗洪搶險救災任務的全面勝利,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貢獻自己的一切!”
當晚,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集結120名消防救援人員,攜23輛消防車、15艘舟艇、8套排澇潛水泵等1500件套裝備器材,星夜兼程趕赴涿州災區。
“有我們在,不用怕!”
涿州市碼頭鎮孟家街村,緊鄰北拒馬河,受災嚴重。
8月3日下午,接河北省消防救援總隊命令后,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迅速趕往孟家街村。然而,行進的路程并不順利。“從手機導航看,孟家街村距離涿州市區只有20分鐘的車程,但多條道路被淹,找不到進村的路。”救援小組指揮員梁乾有些焦急,走了好幾次冤枉路后,車輛停滯在了碼頭鎮。
在多次詢問中,一位當地群眾表示知道進入孟家街村的道路。在他指引下,4部消防車行駛進各條無名的小路中,彎彎繞繞、穿村過地,近2個小時后終于到達孟家街村口。
“村內還有100多人沒出來,得抓緊把他們轉移出來?。?rdquo;消防員們剛到,村干部就迎上前來告知村內情況。消防員陸偉、齊鳳濤、于子龍奮勇當先入村。“村中一片汪洋,只能根據樹木,依稀辨認原本道路的大致方向。”陸偉說。在一名隨行村民的引領下,他們避開水中坍塌的圍墻、破損的漁網、沖毀的樹枝,深入村子內部。
村內,被困群眾三三兩兩站在地勢高處,陸偉和齊鳳濤上前一一將他們扶上橡皮艇。“有我們在,不用怕!”返回途中,消防員們一邊小心駕駛舟艇,一邊安撫受驚的群眾。
進村的通道打通了,天色也逐漸暗下來,救援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受上游泄洪影響,此時村內的水位明顯上漲,加之天色變暗,水汽彌漫,能見度越來越低,等待救援的群眾也愈發不安。
“有我們在,不用怕!”為了撫慰情緒激動的村民,梁乾主動留下陪伴,與村民們一起等待。兩只橡皮艇不停穿梭在村內,一趟趟往返于危險的洪水中……
“最后一趟,大家幾乎是推著橡皮艇出來的。”梁乾說。
最終,經過5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消防救援人員在天黑之前將孟家街村內的50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相信涿州會更好!”
暴雨突襲后,位于涿州市北部的刁窩村被洪水包圍,變成了一座“孤島”。
8月3日下午,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的4名消防員,駕駛橡皮艇深入刁窩村。“村內積水有深有淺,有一段距離不能駕駛橡皮艇,只能把艇抬進去。”救援小組指揮員許偉與張立新、周夢雨、李凱3名隊員,在通往村子的道路上商議。
“那我們就把橡皮艇抬進去!”隊員們異口同聲。
“好!舟艇再沉,咱們也得進去把人救出來!”許偉說完,4名消防員各自抓起橡皮艇一角,將總重量250多公斤的橡皮艇扛在了肩上。緊抓安全繩,肩負橡皮艇,4名消防員幾乎是一點一點挪著前進。附近的村民見狀,趕緊過來幫忙。
400米,消防員與當地群眾一起肩扛手抬,硬是將橡皮艇抬了進去。
進入村內,年幼的孩子被抱出來;困于樓上的婦女被轉移出來;一位92歲的老人癱瘓在床,許偉一個“公主抱”將老人抱入橡皮艇中,老人連說“辛苦你們了”“辛苦你們了”……
位于涿州市中心的聯合一號院積水嚴重。
“地下車庫灌滿積水、小區停水停電,我們要盡快幫這里的居民恢復正常生活。”8月3日至8月8日,指揮員吳迪帶領排澇小組,在小區開始了五天四夜24小時不間斷的抽水作業。
與時間賽跑,為居民排難。消防員崔起嘉,跳入齊腰深的水中,在積水里鋪設排水管線、清理堵塞在泵底的雜物,連續作業12個小時的他,雙腳出現過敏性破裂;消防員張博,清淤排障、鋪設水帶,長時間在積水中浸泡的他,身上長滿了過敏的紅疹子;消防員馮健輝,夜里每小時定一次鬧鐘,觀察水位、檢查設備,休息嚴重不足的他,靠著墻角就能睡著……
7名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多歲的消防員,如同釘子般,將自己釘在了排澇現場。
風雨同心,魚水情深。一個小朋友拿出自己珍藏的零食送給消防員武衛東,對他說:“如果你不收下我會難過的!”一位大哥開車來送西瓜,大哥往地上放,消防員郎碩往車上搬,西瓜抱下來又被放上去,大哥說:“不要推了,這就是給你們的!”一位居民送來一沓沓口罩和手套,消防員閆曉斌忙說不用,居民掉下眼淚:“你們怎么能不要,我看著心疼!”……
8月3日至8月15日,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共排水排澇17.83萬立方米,清淤8160平方米,消殺面積5400平方米,為當地群眾出行安全、生活盡快恢復正常提供了保障。
“相信涿州的明天會更好,我們與你們同在!”連續奮戰13天后,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涿州救援隊的隊員,在隊伍駐扎點涿州市雙語學校畫下一幅“戰洪”黑板報。滿載對涿州的牽掛與祝福,120名消防救援人員返回了邯鄲。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楊溪 李磊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