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峰峰礦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充分發揮自身文旅資源優勢,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工作,著力打造“文旅+民族團結創建”峰峰品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文旅發展雙提升雙促進。
一、高位推動形成合力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常委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等,深入學習、安排部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二是聚焦主責主業。區委統戰部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專項會議,明確工作任務,狠抓責任落實,依托中國磁州窯·絲路長歌主題文化廣場、響堂山風景區等旅游資源,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工作。三是強化協作聯動。區委統戰部、區文旅局、區交通局等多部門聯合謀劃部署,共同研究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事宜,充分調動各行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民族團結進景區成為全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要平臺。
二、創新推進融合發展
一是創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區內文旅資源,探索創新工作載體與方式,以在景區內開展民族特色演出等形式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入旅游工作之中,形成“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旅游”的工作模式,有力推進景區創建運行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推動民族文化和旅游業深度融合發展。二是打造宣傳陣地。堅持“硬件+軟件”雙向發力,精心制作、合理布局民族文化宣傳牌、民族團結宣傳展板,將民族知識、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融入旅游講解之中,讓游客在自然舒適的旅游體驗中接受民族團結知識教育,感受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三是豐富交流平臺。堅持以“景區為平臺、游客為主體、群眾為基礎”的創建思路,創新形式引流,今年10月份,響堂山景區打造“響堂研學季”,共接待來自河北、山東等地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師生10000余名,磁州窯·山體浮雕自五一開放以來,受到眾多游客的喜愛,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極大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百姓大舞臺成為吸引游客參與、助推景區活力、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
三、全力打造峰峰品牌
一是用好特色資源。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景區發展的血脈和骨架,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找準定位,塑造品牌。充分利用磁州窯的品牌效應,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融入其中,打造中國磁州窯·絲路長歌大型山體雕塑,讓游客在觀光游覽中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二是開展專題培訓。舉辦景區工作人員專題培訓會,宣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督促景區講解員正確解讀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等,統一思想認識,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水平。三是總結推廣經驗。注重多角度挖掘總結中國磁州窯·絲路長歌主題文化廣場、響堂山等景區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助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有效路徑,全力打造高水準、可復制的峰峰品牌。 彭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