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的提出,為未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點工作指明方向,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作為“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惠金融對于增進社會公平與和諧、推進共同富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長期以來,陽光保險集團旗下陽光財險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不斷優化普惠金融保險服務供給,惠“小微”增韌性、惠民生促和諧、惠“三農”助振興,不斷釋放陽光“溫度”、展現陽光力量。
推廣“利基產品” 惠“小微”增韌性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小微企業經營活力逐漸釋放,針對小微企業愈發多元的需求,陽光財險聚焦細分領域客戶,在今年開發并推廣出“利基產品”,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生產經營特點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保險保障需求。保障內容和場景涵蓋財產損失、場所責任、食品安全、雇主責任等多項風險,“火鍋保”“住宿保”等細分產品專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降低小微企業經營風險。
利基產品創新采用第一危險賠償方式,探索簡易化定損理賠模式,簡化理賠程序,提高理賠效率和客戶滿意度,減少小微企業理賠顧慮,解除小微企業后顧之憂。同時,推出“保險+服務+科技”的風險管理服務,以物聯網、移動偵測技術打造24全時防損衛士,實現第一時間向客戶發送火災爆炸煙感報警信息,強化科技賦能風險減量服務,滿足小微企業風險減量需要,助力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自5月19日利基產品正式上線推廣至今,陽光財險已為1.77萬家小微企業提供177億元風險保障,向274家小微企業賠付729萬元,幫助小微企業切實增強發展韌性。
關愛重點人群 惠民生促和諧
近年來,陽光財險積極參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鎮職工大病保險、惠民保、防貧保等普惠業務,助力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同時聚焦新市民、殘疾人、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精準滴灌,充分發揮“社會穩定器”的作用,惠民生、促和諧。
在關愛新市民方面,除提供常規的人身險保障外,陽光財險還推出建筑施工工人工資保證保險,為投保企業提供代償服務,通過先行賠付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2023年2月,某企業客戶承建的一個項目因資金短缺無法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陽光財險核實相關情況后立即啟動綠色理賠通道,及時將600萬元先行支付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有效地解決了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
在關愛殘疾人方面,陽光財險在得知內蒙古殘聯為構建殘疾人社會關愛體系,擬為全區0到59周歲的40多萬名持證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消息后,主動了解項目信息,結合殘疾群體特點,精心設計服務方案,憑借貼心完善的保險保障服務,成為“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服務”采購項目獨家供應商,為內蒙古持證殘疾人提供意外傷害、身故殘疾、意外醫療、猝死、家財等風險保障,有效提升殘疾人抵御風險的能力。
在關愛老年人方面,陽光財險開發并推出287款老年人人身保險產品,截至2023年10月底,累計為4299余萬人次老年人提供意外健康險風險保障3.37萬億元,共支付賠款2.93億元,惠及59余萬人次老年人。此外,陽光財險成功入圍成都市長護險統保項目,累計服務失能人員5403人,全年服務達1.8萬人次。
農險提質擴面增品 惠“三農”助振興
2023年,在政策性險種創新探索先行的基礎上,陽光財險根據各地區農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針對糧食、油料、牲畜、家禽、水產、蔬果、林木等重點農業產業,積極開發農畜產品特色保險,承保標的覆蓋大宗農作物、地方特色林果產品、特色農畜產品等。同時不斷做實、做細、做精農業保險,在產糧大縣推廣三大主糧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積極開辦覆蓋大宗農畜產品、地方特色優勢產品的成本保險,探索開發商業性蔬菜、水果、畜牧養殖、淡水養殖等創新產品,不斷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截至2023年10月,陽光財險累計為農作物、畜禽、森林等提供風險保障401億元,為35.5萬戶次受災農戶支付賠款2.3億元。
服務創新不停歇,科技賦能提質效。在新疆,為滿足奶牛養殖戶的投保需求,陽光財險采用行業領先的“牛臉識別”技術,賦予每一頭牛“身份證”,并在承保和理賠環節,通過“向日葵農險”APP進行線上化作業;在黑龍江,陽光財險通過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技術,快速準確對受災區域進行查勘測量,及時確定受災面積,為受災農戶及時恢復農業生產提供支持;在陜西,陽光財險通過“陽光天眼”及時將極端天氣預警信息通知到當地農戶,同時積極行動,為承保的永壽、禮泉縣三個鄉鎮蘋果種植戶捐贈防凍劑等系列物品,“保險+科技+服務”為“三農”保駕護航。
普惠之物如陽光,溫暖眾生,滋養萬物。陽光財險將一如既往地踐行金融保險企業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持續優化保險服務供給,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陽光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