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2022年山城區被確定為行政調解“三個融入”試點區,試點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邊探索邊總結,沒有捷徑可走,在具體工作中,該區抓關鍵問題、抓有效舉措,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推進,集小勝成大勝,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初步形成具有山城特色的行政調解新模式。
山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關越在全省服務型行政執法交流會上做代表發言
行政調解了卻農家媳婦煩心事
山城區村民劉二花(化名)的丈夫在同村人付某某帶領的施工隊工作,7月17日晚上11點左右,劉二花的丈夫突然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診斷為腦干右側出血。付某某在醫院墊付了16000元醫療費用之后,就不愿再出錢了。劉二花認為丈夫是在工地上過度勞累才出事,要求補償損失費,而付某某則認為這不是在工作時間得的病,自己墊付了16000元,已經是仁至義盡了,雙方為此爭執不下,多次發生爭吵。情緒激動的劉二花表示自己沒錢打官司,要去上訪。
山城區石林鎮調解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主動介入,對該事件開展行政調解。經過實地走訪,了解到劉二花家里條件確實困難,工作人員結合劉二花丈夫出事的實際情況,向雙方解釋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說服調解,付某某同意再拿出15000元補償對方,劉二花也表示同意。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一起矛盾糾紛就此化解。
創新行政調解機制模式 樹立山城特色品牌
山城區以全省行政調解“三個融入”試點區為契機,在省、市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先后印發了《山城區行政調解“三個融入”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進行政調解“三個融入”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的十項措施》等制度文件和工作舉措,積極探索行政調解融入重大執法決定、日常監管和執法過程、受理舉報投訴新路徑,構建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行政管理全新形式。
同時,該區創新“52311”行政調解機制模式,即“五個一”組織保障體系、兩項告知引導制度、三個告知引導單、一個行政調解清單、一批典型案例,聚力行政執法重點,夯實行政調解責任,著力構建爭議糾紛化解長效機制,打造行政調解“山城經驗”“山城模式”。截至目前,全區主動告知引導1739次,化解爭議糾紛231起,為行政相對人挽回經濟損失446.71萬元。
-----------------------------------------------------------------------------------------------------------------------------------------
中 原 新 聞 網 鶴壁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