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鶴壁市淇濱區創新建立農田水利設施投保機制,為全區政府投資興建的304眼農用井購買了保險。5月7日,記者從淇濱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此次通過市場主體參與農田水利設施管護的做法,在鶴壁市尚屬首次。水利設施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自廣大農村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以來,普遍存在農田水利設施權責不明、重建輕管的現象。為有效破解農田水利設施管護難題,淇濱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引入“保險+維修”機制,通過發揮保險在風險保障、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建立農田水利設施長效管護維修的新路子。
采訪中記者得知,該區先后統籌資金20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全區發改、財政、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建設的可供農業灌溉使用的304眼農用井(含泵及其配套設施、地埋管、低壓地埋線)納入投保范圍,切實解決農田設施管護主體不明、職責不清、管護不好等實際問題,實現農田水利設施長效管護規范化、專業化、科學化、可持續化發展。
在具體落實中,給農田水利設施投保都包含哪些方面呢?據工作人員介紹,自保單生效之日起,一年內被投保的這些水井,若因暴雨、洪水、雷擊等自然災害和火災等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壞,保險公司將到現場查看,針對實際損毀情況進行鑒定、備案,對符合條件的農田水利設施予以修復或資金補償。
淇濱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董長江表示:“實施農田水利設施投保措施,不僅提高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抗風險能力,還有效解決了災后修復資金缺口大、維修成本高、修復不及時等棘手問題,保證了農田水利設施平時有人管、閑時有人看、毀了有人修、丟了有人賠,更好地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
中 原 新 聞 網 鶴壁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