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近年來,鶴壁市山城區以產業發展為抓手,不斷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抓實產業發展,讓腰包鼓起來。產業興旺,發展才能更快,山城區堅持把發展產業帶動農民增收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探索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在山城區西寺望臺村,晶金食用菌合作社建設85座大棚、一座面積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深加工車間,采用“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實現科研、培育、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運營。
中石林村產業加工項目位于山城區石林鎮產業園區,總投資1050萬元,建設鋼結構標準化廠房3棟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8000余平方米。該項目投產運營后將通過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吸納周邊脫貧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促進農戶共享資產收益等方式充分發揮聯農帶農富農作用,使有勞動能力的脫貧群眾通過勞動實現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完善基礎設施,讓環境美起來。2023年在鄉村建設方面投入銜接資金881萬元,建設黑塔村農村道路、耿寺村村組道路和后柳江村村組道路等10個基礎設施項目,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解決運輸及通行難題,同時為產業發展建立良好基礎條件。
推進鄉村治理,讓精神富起來。山城區中石林村憑借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紅色研學游,不僅能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更能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鄉賢等人才隊伍作用,積極傳播黨和政府聲音,著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下一步,山城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精準施策,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生態、宜居、宜業、宜游,統籌發展的美麗鄉村,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