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鶴壁市淇濱區天山小學聯合天山路街道觀景社區、鶴壁市卓越教育發展中心開展了以“以愛澆灌·靜待花開”為主題的家庭教育講座,旨在引導學生家長當“正能量”父母。這是淇濱區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一個縮影。
為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積極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近年來,淇濱區教育體育局充分發揮學校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制定了《淇濱區規范家長學校辦學行為管理辦法》,將家庭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納入《中小學幼兒園綜合督導評估細則》,促進家長學校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全區各學校成立了有1800余名家長參與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組建了由700余名在職教師、150余名“五老”同志等組成的相對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家長委員會的組建、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開展、“學校開放日”的設立等舉措進一步密切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多的家長發揮個人專長,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生社團、研學旅行活動。每天上下學期間,城區13所中小學的230余名家長志愿者,配合值班教師、交警和城管人員組成護學崗,共同維護校園周邊交通、治安環境,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據了解,12月1日,省教育廳對首批河南省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和實驗學校擬認定名單進行公示,淇濱區成功入選首批10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縣域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