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我們三家村的未來,都指望著這個有干勁兒的‘娃娃書記’呢!”近日,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的村民一提起張桂芳就笑得合不攏嘴,豎起大拇指直夸這個23歲就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姑娘。
2020年,張桂芳積極響應號召,從城市回到農村,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同年年底,她以高票當選為三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回村之后,我就帶領大家一起修路、鋪水管、修整河道,建了村里第一座圖書館、第一個籃球場、第一座公共廁所、第一座電影院……”張桂芳不知道自己已經打破了多少個“第一”的紀錄。村東那條逢雨必淹的小路變成了干凈整齊的水泥路,雜草叢生的村莊變成房前屋后都有圖畫裝扮的美麗鄉村。
道路修好了,環境整治好了,三家村的經濟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張桂芳為村里爭取了8個投資項目。該村成功引進蜜本南瓜種植項目,流轉527畝撂荒土地種南瓜,安排就業崗位30余個,讓村民既得到了土地流轉費,又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與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推出“‘農農’的年禮”高油酸花生油禮盒,為村集體經濟創收;爭取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為村內道路安裝了150盞太陽能路燈。
“我想,村民之所以愿意選我,都是因為看到了我們年輕一代身上的干勁和活力。希望我能用年輕人的沖勁和闖勁帶動起村‘兩委’和黨員群眾的干勁,用新思維、新方式給老村莊帶來新活力。”張桂芳說。
以張桂芳為典型,山城區委深入實施“桂芳計劃”,全面拓寬選人渠道,對村莊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返鄉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的黨員進行深入摸排,掌握一批對黨忠誠、作風正派、能力突出、群眾認可的優秀本土人才,建立健全鄉土人才庫、后備干部儲備庫,共儲備包括張桂芳在內的196名后備干部,激活了后備干部的“一池春水”。(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