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基層宣講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在鶴壁市山城區活躍著這樣一支80、90 后青春力量,他們扎根基層發揮才智,以青年視角講好黨的故事,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山城大地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青年強音,紅色理論輕騎兵。鶴壁市山城區創新建立“青年干部帶頭講、青年黨員巡回講、行業青年分層講、文藝青年靈活講”的多元化宣講模式,從全區各部門挖掘、選拔一批本土‘講得透黨的聲音、走得進黨員心窩、贏得住受眾好評’的青年人才,組建‘青言青語·理響山城’理論宣講團,深入社區廣場、學校課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方式,在互動交流中把黨的理論政策講實講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青言青語·理響山城”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在 2022 年獲評中宣部“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通俗易懂,鮮活生動抵人心。這些青年思維活躍、充滿激情,他們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融入自身思考的宣講,更加深入人心。沒有照本宣科、擯棄空話套話,這支聚焦勞動人民、先進典型、民之所盼、創新發展,以青年視角觀察、用青年語言講述的宣講團,讓山城區的理論宣講下基層有了全新表達。“我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題教育與群眾關切相結合,在城市蝶變、強區有我、‘醫’路同行、孝善山城、我來傳承等主題上,用新潮的形式傳播社會正能量,讓群眾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在深入淺出中傳遞信仰的力量。”宣講團成員介紹道。
觸手可得,線上線下形式活。為進一步擴大宣講下基層輻射效應,鶴壁市山城區探索“理論宣講+新媒體”模式。拓展線下宣講版圖——打造“青言青語·理響山城”宣講師工作室,把講堂搬到公園廣場、社區樓棟、街頭巷尾、企業課堂……在貼近生產生活、貼近群眾、符合年輕人喜好的各式場景里,都有宣講團成員身影。云端提升傳播效果——依托“掌閱山城”官方抖音、“山城一枝花”網絡媒介,廣泛吸納各行業各領域青年榜樣,以群眾語言和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線上宣講,讓理論宣講“觸手可得”。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縱橫交織的傳播方式打通了理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宣講團共開展宣講 890 余場次,受眾達 25 萬余人次,制作“青言青語·理響山城”系列宣講微視頻 30 余期,點擊量超百萬人次。(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