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菏澤電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實現了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為進一步宣傳推廣菏澤電商經驗,助力“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菏澤市委網信辦、菏澤市商務局、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推出“共話電商 共謀發展”——菏澤電商訪談欄目。
8月6日,鄆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俊閣、鄆城縣商務局局長孫曉晨做客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訪談間,分享了鄆城縣搶抓“互聯網+”機遇,打造出農村電商發展“鄆城樣板”的發展經驗。
扶貧又扶智,創新電商精準扶貧模式
“我們通過電商扶貧‘幫村聯戶’行動,幫助20家企業、10個扶貧車間開展網上銷售,還以張營街道為試點開展電商扶貧專項行動,扶貧專場營銷產生的利潤全部用于扶持貧困村和貧困戶,今年1月為張營街道10個行政村100個貧困戶發放了首批50000元‘分紅’。”張俊閣介紹道,近幾年,鄆城縣不斷創新電商精準扶貧模式,涌現出韓文靜、張自安、張宗隊、刁望斌、李明圓等電商扶貧典型案例。
據悉,2019年鄆城縣舉辦各類電商培訓班68期、7000余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9個。殘疾軍人錢廣強參加電商培訓后自主創業,輻射帶動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先后培養出韓應濱、邢斌、劉成寬等一批優秀殘疾電商人才,廣強殘疾人創業孵化中心被中國殘聯確定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錢廣強被評為“山東省自強模范”,王慶收、劉成寬榮獲省殘聯“致富能手”稱號。
推進農產品上行,鄆城優質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孫曉晨說,為推進農產品上行工作,鄆城縣于2019年12月在濟南發布了全市首個電商區域公用品牌——“e品好鄆”,累計為50家企業授權,逐步實現電商產品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推廣。“e品好鄆”對進一步提升鄆城縣區域品牌形象和核心競爭力、推進農產品上行具有重要意義。
為加快拓展農產品營銷渠道,鄆城縣在北京、安徽、內蒙、廣西等10個省市,分別設立了鄆城農特產品體驗店,促進農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在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挖掘和包裝50余款網銷主推商品,開展全網立體營銷;積極對接全食優先、九個挑夫等9家全國知名電商平臺,食用菌、五谷雜糧等農特產品通過電商銷售到全國各地,提升了鄆城農特產品知名度。全縣農村網絡零售額和主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增長30%以上,基本形成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網絡營銷體系、金融服務體系。
電商扶貧直播開在扶貧大棚、田間地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2019年5月,鄆城縣成為省淘寶直播“村播計劃”試點縣。在試點工作中,鄆城縣先后開展了中國農民豐收電商直播節、雙11電商直播、電商年貨節等直播活動。
從今年4月開始,鄆城縣分三個批次利用1個月的時間,在各鄉鎮街區開展電商扶貧直播專項行動,活動分“美麗鄉村、你我同行”“扶貧車間、愛心助農”“鄉土產品、飛出農家”“非遺傳承、流光溢彩”四個主題,在淘寶、快手、抖音、拼多多等平臺同時直播。
“我們把直播間設在扶貧大棚、扶貧車間、電商企業和田間地頭,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入直播間,和本地草根網紅、主播、種植養殖大戶、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一起,共同直播。”張俊閣說,通過直播,鄆城縣瓜果蔬菜、綠化苗木、家居服裝、非遺產品成為網絡爆款。
打造出農村電商發展“鄆城樣板”
近年來,鄆城縣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全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成功創建淘寶鎮2個、淘寶村23個,電商鎮13個、電商村68個。全縣認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家、市級4家,活躍店鋪1.2萬家,從業人員3.6萬人,受益人口超過30萬人。全縣建有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服務站、京東旗艦店、郵政便民服務站、小順管家等站點1723個。
鄆城縣先后被評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首批螞蟻金服試點縣、山東省首批電子商務示范縣、菜鳥網絡全國首個縣域智慧物流中心、山東省農村電子商務標準化試點、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被阿里授予最具影響力縣區,兩次被評為全市電子商務工作先進縣,打造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民參與的農村電商發展“鄆城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