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文明,外化監督。市紀委監委以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的縱深發展,實現文明創建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雙融合、雙促進、雙提升,有力助推我市“雙城同創”工作開展。
扛起護航脫貧攻堅政治責任
創建文明單位、文明城市的實質是為了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共享文明成果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市紀委監委堅決扛起護航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先后選派11名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制定發展規劃、幫助通水建校、聚力扶貧幫困……這是第一書記薛排國來到東明縣漁沃街道辦事處董莊村后開展的工作。他說,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薛排國是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副組長,2019年7月,被選派到董莊村擔任第一書記。為了解村情民意,他走訪老黨員、困難戶等村民代表120余人;他帶著村兩委和黨員代表到外地考察果蔬種植技術,來到曹縣大集鎮考察電商發展模式、到十三村參觀學習頭雁工程;通過送戲下村等方式,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村的凝聚力和干事創業熱情。
“薛書記不僅為我們指出了發展方向,還協調來許多扶持資金。”董莊村黨支部書記畢國明說。今年,薛排國積極協調規劃部門為董莊村編制了村莊發展總體規劃,協調為農田打機井,為村里爭取項目資金,申請新建標準一體化衛生室和公共廁所,挖渠、修路等工程也相繼實施。
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紀律保障
營商環境是城市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持續探索,為保障各項改革措施落實落細,市紀委監委聚焦破壞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以改進作風為重要抓手,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認真履職,以好作風促營商環境優化。
制定《優化營商環境保障企業發展十條措施》,抓好監督涉企政策落地落實、開展營商環境察訪、嚴肅查處損害政商關系問題。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爭創文明窗口,不斷提升信訪舉報中心服務群眾水平。2019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接受信訪舉報數量同比下降29.25%,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更加科學合理。
8月14日,市紀委監委召開特約監察員座談會,來自不同領域的特約監察員根據自身崗位特點,結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
據悉,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履行監督首責,督促各級黨組織和職能部門履職盡責,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積極實施容錯糾錯工作機制,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工作力度,對履職不力、失職失責、不擔當、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從嚴查處。1至7月,全市共查處損害政商關系問題7起8人,黨紀政務處分7人,對4起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公開通報曝光,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紀律保障。
聚焦主業正風反腐馳而不息
聚焦主責主業,堅守政治機關定位,市紀委監委圍繞黨風廉政建設中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扎實履行監督第一職責,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盯“四風”問題新表現、隱形變異新動向,堅持日常監督和專項督查相結合。2018年以來,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587起、處理851人,黨紀政務處分638人;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844起、處理1323人,黨紀政務處分838人。
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嚴懲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行為,精準有力懲治腐敗。做好“后半篇文章”,對重處分案件深入剖析、以案釋紀釋法,針對查辦案件發現的制度漏洞和管理薄弱環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
新冠疫情發生后,市紀委監委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監督,成立組織機構和工作專班,圍繞疫情防控資金、物資、社會捐贈款物、復工復產等開展專項監督。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成立檢查組178個,開展監督檢查1306次,發現反饋問題1213個,查處問題7起、處理18人,黨紀政務處分12人。
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市紀委監委機關不斷提高履職本領,擔當實干、銳意進取,努力實現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