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著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一篇關于“廣東、江蘇、山東、浙江:61個城市誰是增長冠軍?”的評論文章在鳳凰、騰訊、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客觀的第三方數據分析,給了我們一次回顧自身的提醒。歷經十年奮進,猛回頭,方知行已遠;雖坎坷,收獲已滿滿。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過去的十年,是菏澤勵精圖治、負重前行的十年,也是菏澤奮力趕超、發展最快的十年。十年來,在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勞、純樸、智慧的菏澤人民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難事,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多年夢想,創造了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分階段看,近十年菏澤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黃金期”:2009年至2013年是我市夯基壘臺的重要階段,全市大力培育“五大基地一大產業”,堅定不移大抓工業,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2013年至2015年是我市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全市奮力實施富民興菏“八大戰略”,推動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2015年以來是我市彎道超車的攻堅階段,全市牢牢把握“三個主攻方向”、實施“四項工程”,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搶抓“突破菏澤、魯西崛起”重大機遇,全力推進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城市功能、營商環境“四個突破”,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在“突破菏澤、后來居上”征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縱觀十年發展歷程,之所以保持高速增長、實現加速崛起,不是一人一時之功,而是歷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一屆接著一屆,打基礎、利長遠,穩扎穩打干出來的;是廣大黨員干部不恥落后、謀事力做,帶領全市人民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干勁、“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韌勁,少說官話、苦干實干拼出來的;是1025萬菏澤人民開拓創新、奮力拼搏,一點一滴積攢、一分一厘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奮斗出來的。
這是經濟總量快速攀升的十年。地區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是綜合經濟實力的最直接體現。 2019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10億元,是2009年的3.57倍。從2010年首破一千億元關口,到2018年跨越三千億元大關,僅用了8年時間。過去10年有8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是全省名副其實的“增長冠軍”。特別是經“四經普”修訂后,我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是全省唯一跑贏全國增速的市,也是全省唯一增加的市。如今的菏澤經濟總量已經甩掉了“省尾”的帽子,躋身全省中間方陣,離實現“后來居上”的目標更近了。
這是財政實力持續壯大的十年。財政是庶政之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是城市發展含金量的重要判斷標準之一。十年間,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61億元增加至222億元,接近翻了兩番;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88.4個百分點和69.8個百分點,居61市第11位、全省16市第4位。如按可比口徑計算,我市位次可能還要靠前!財政的盤子壯大了,干事創業的底氣更足了。
這是城市財富積累涵養的十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反映一個城市財富的總量,是城市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綜合體現。2019年我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4340億元,是2009年的4.8倍,10年增長383%,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85.3個百分點和159.3個百分點,居61市第2位、全省16市第1位。金融活則經濟活,資本的加速聚集,必將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這是人口紅利深培厚植的十年。作為潛在的受教育人口、勞動力儲備以及重要的消費市場,兒童數量的多少,意味著一座城市是否有足夠的朝氣、活力和想象空間。2009年至2019年,我市小學生在校人數由85.6萬人增加至104.3萬人,增長21.8%,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和16.9個百分點,居61市第27位、全省16市第7位。這充分彰顯了我市城市發展的蓬勃朝氣和持續增強的吸引力,預示著未來一個時期,我市人口紅利將持續釋放。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菏澤發展定位再校準、再聚焦,明確了“四個堅持”的總體要求和“四個突破”的重點任務,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推進,擴大投資、產業打造、財源建設、城鄉發展、民生事業、社會穩定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扎實成效。2019年,在省重點調度的10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等4項指標增速進入全省四強。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市縣級稅收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項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發展實現逆勢上揚。菏澤發展蹄疾步穩,正在成為魯西南崛起的一顆“新星”。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盡管目前菏澤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不足,特別是經濟基礎還不雄厚、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民生領域短板較多等,但我們堅信,困難動搖不了菏澤人民決勝全面小康的決心,也阻擋不住菏澤實現“后來居上”的腳步。只要持續保持這股奮進的勁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滿弓勁發的奮斗姿態,深入研究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舉措辦法,充分挖掘增長潛力,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奮力拓展發展空間,就一定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早日實現“后來居上”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