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戚從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執行懸賞公告后,天天打電話催我盡快還錢,太丟人了!雖然我在外省打工,但現在媒體的傳播力量太大了,走在路上我覺得被別人指指點點,擔驚受怕的日子真難受!”
近日,菏澤巨野法院一起婚約財產糾紛中的被執行人王某迫于壓力,主動聯系到執行法官,要求履行還款義務。
原告谷某與被告王某于2016年1月經媒人介紹訂婚,訂婚當日經媒人韓某給付王某彩禮款110000元,王某回禮1000元,1月30日經媒人韓某另給付王某60000元,王某回禮4000元,當年6月,谷某與王某因瑣事解除了婚約,由于未辦理結婚手續,谷某主張返還訂婚及訂婚禮所花費用195277元。但王某拒不承認接受谷某所稱的錢款,且谷某強迫自己與其發生性關系,導致王某懷孕后又不幸流產,對其身心造成極大傷害,谷某應對自己賠償才比較合理。雙方爭執不下,谷某將王某及其父母一起告上了法庭。
法官審理后認為,訂婚過程中王某接受了谷某彩禮款110000元、60000元,返還彩禮5000元,實際接受了谷某彩禮165000元,但谷某所主張的禮品款、改口費不屬于婚約彩禮范圍,谷某要求返還不當,并應賠償王某懷孕流產所造成的精神和身體傷害。判決生效后王某便銷聲匿跡,谷某遂向法院執行中心提出強制執行申請。
執行法官先是來到王某家中進行和解,王某依然沒有出現,王某父親態度強硬,拒不返還彩禮并對執行人員惡語相向,導致和解不歡而散,案件一時陷入僵局。鑒于以上情況,申請執行人谷某向法院提交了執行懸賞申請書,希望通過懸賞公告,利用社會力量查找有關線索,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巨野法院融媒體工作室發出懸賞公告后,通過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矩陣廣泛傳播,短短幾個小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閱讀量超過了10萬,對被執行人王某形成了強大的心理和輿論壓力。
幾天后,被執行人王某實在承受不住來自親戚和社會的輿論壓力,主動現身與谷某協商并達成執行和解協議,當場返還彩禮款13萬元。至此,這起婚約財產糾紛,得以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