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到山陽區太行街道華盛小區征求群眾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時,很多居民以為他們是來“刷墻”的,幾乎沒人愿意溝通交流。為此,該小區群眾議事會主任姜世永特意將廣大居民召集到院里,作為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和居民之間溝通橋梁,引導大家為老舊小區改造建言獻策。不久,13項整改項目和設計圖紙上墻公示,施工機械開進了小區,欣喜的居民自發拉起了“感恩好政策 實心跟黨走”“抓住機遇 改造美好家園”的橫幅。
7月3日,記者深入焦作市部分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現場看到,正在進行基礎設施改造的中站區李封街道衡苑小區鏈條北院,是一個建于1985年、條件較差的無主老舊小區,在此居住40多年的居民劉素花、馮錦繡看著小區一天天變靚,開心地笑了。正在進行“精品改造”的解放區七百間街道化三西院小區,是焦作市建成時間較早、規模較大的職工生活小區。如今,該小區大力打造“養老社區”,努力實現“亮化、美化、凈化、綠化、智慧化”,一座占地700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即將拔地而起。
焦作市于2019年和2020年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有859個,涉及9萬戶群眾,計劃總投資17億元,現已爭取到上級補助資金9.57億元,總體改造完成后將惠及35萬名群眾。
2016年以來,全市共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54個,建設安置房54288套,征遷31244戶,征遷面積達618.82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95.11億元,累計完成123.34億元,為18萬居民改善了生活環境。
為了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2016年9月,市委、市政府確定將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作為全市十大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2020年2月,市委、市政府將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提質工程納入重點項目強力推進。“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列為焦作市今年重點民生實事。
面對這一民生問題,市委書記王小平多次察看老舊小區現狀,調研棚戶區改造建設情況,聽取建設單位的規劃匯報,要求各級各部門作為中心工作強力推進。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多次對此進行專題調研,強調要踐行為民理念,把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貫穿于改造工作全過程,真正把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成讓群眾滿意、為城市添彩的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
市領導為老舊小區改造確定了總基調,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應改盡改、應拆盡拆、應建盡建,做到“先民生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觀、先局部后整體”,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
為真正把這個群眾的“身邊事”辦到群眾的“心里邊”,焦作市成立由住建、財政、發改、民政、自然資源和規劃、文明辦等23個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為成員的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實施方案,要求利用3年時間,按照“先民生后提升、補短板促完整”理念,完成1116個2000年以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嚴重老化缺失,但房屋結構較好、不宜整體拆除重建,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工作。
拉“清單”、選“菜單”、算“賬單”,焦作市充分征求居民意見,滿足老百姓需求,實行菜單式改造,堅持“一遍過、不折騰”,改造基礎設施,完善小區環境及配套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按照“誰出資誰受益”原則,老舊小區改造提質項目實行地方財政、專營單位優惠、產權單位投資、社會捐助、居民出資、市場運作等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
在棚戶區改造方面,焦作市堅持高位推進,印發了《焦作市棚戶區(城中村)三年改造提升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棚改項目建設進度的通知》等文件,切實強化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策支持。
隨著改造的深入,從舊貌到新顏,一個個老舊小區正在變成整潔、安全、舒心、文明的居住之所,一個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新房正在建設,不僅改善人居環境,還有公共服務與治理能力的同步提升。群眾用最熱烈的語言、最激動的心情、最開心的笑容表達著感激和喜悅,點贊政府把實事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