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都有項目洽談、每月都有項目開工、每個季度都有重大項目簽約……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焦作市在區域經濟布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持續深化與發達地區經濟合作,在招商機制上再完善,在主導產業上再聚焦,在創新驅動上再加力,在載體功能上再提升,不斷跑出焦作招商引資工作“加速度”。在7月21日召開的全省招商引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焦作招商引資經驗書面交流材料在會上下發。
健全“四個機制”,高位推動招商。為構建科學、規范、有序、高效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體系,焦作市制定出臺了《焦作市“7+X”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確定由7位副市長按照各自分管產業及領域牽頭負責,各縣(市)區、市直有關單位、相關組織機構等多方“X”主體聯動,市級層面統籌協調、市直部門靠前組織、縣(市)區承擔主體責任、多方參與聯動、全員形成合力的工作新格局。焦作市建立招商引資聯動推進機制,對各招商小組實施動態通報,梳理工作信息,加大統籌力度,市政府常務會每雙月專題聽取招商引資工作匯報,集中研究招商引資工作開展情況。為增強內勁,焦作市出臺了《焦作市招商引資工作績效評審獎勵辦法》,對招商引資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對招商引資工作考核前三名的縣(市)區分別給予獎勵。同時,焦作市還印發了《焦作市招商引資優惠支持辦法》《焦作市促進外資增長的實施意見》《焦作市招商引資項目引薦人獎勵辦法》及《焦作市引進人才暫行辦法》等系列激勵優惠措施,最大范圍內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土地、稅收等方面優惠。
打造“四種模式”,提升招商實效。以節會招商擦亮交流窗口。焦作市以“一賽一節”為主線,與中行河南分行聯合主辦“焦作工商企業跨境投資與貿易項目對接會”,吸引24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海外企業、300家省內企業參會,賽節期間成功簽約項目159個,總投資1692.35億元。以園區招商形成集聚效應。結合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契機,焦作市采取專業委托招商和園區招商,統籌安排產業集聚區產業用地指標和空間布局,其中依托河南理工大學科技園,謀劃建設了中原工業設計城、數字經濟產業園等5個科技綜合體,依托焦作市教育裝備產業園吸引了騰訊教育等5家企業落戶。以飛地招商促進鄭焦融合。焦作市搶抓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機遇,積極承接中心城市產業外溢轉移,與鄭州金水區及河南裕港三方合作,打造金水·溫縣新興科技產業園,將金水區電子信息產業定向遷移至溫縣,實施稅收分成,打造總體超過300家、年產值超200億元的集約化、國際化、復合型的中西部省級示范產業集聚區。以零地招商破解要素制約。焦作市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整合僵尸企業等方式,有效破解土地制約因素,加快項目進駐,利用河南省工信學院老校區等舊址打造了全省第一家省級地理信息示范產業園和全國地理信息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園,預計2020年產值達5億,稅收5000萬,帶動就業4000余人。以云招商突破疫情阻力。疫情發生以來,焦作市成功舉辦11場云招商視頻推介暨簽約活動,簽約項目127個、總投資1324.37億元,包括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一批重點項目。尤其在2020年焦作市首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共簽約總投資3.1億美元的7個外資項目,提升了焦作市吸收外資能力,為焦作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實施“三個到位”,加快項目落地。一是協調服務到位,堅持“有事必服、無事不擾”,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首席服務官”制度,推行“企業寧靜日”、企業督查檢查審批等措施,用足用好規劃、環保、土地、稅收等方面政策,萬達廣場星級酒店項目僅用時10個月完成從簽約到土地摘牌所有手續;二是督導考核到位,采取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觀摩、半年一總結等方式,對重點招商項目實施臺賬化管理,比開工、查進度、看現場,在主流媒體定期通報項目進展,強力推進項目落地;三是舒困解難到位,創新打造智慧金服、“企業紓困360”平臺,整合各方資源,以數據“多跑路”實現企業“少跑腿”,目前已有1630家企業通過平臺獲得銀行貸款422.7億元,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