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了解到,2019年以來,焦作市學習借鑒揚州建設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產業園、成果轉化平臺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產業綜合體,積極打造豎起來的科技園,主動對接河南省科學院,合作共建了河南省科學院科創園。目前,科創園項目已經顯現創新驅動效應。
院地企合作,搭建轉型驅動平臺。2019年,河南省科學院與焦作市簽訂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沁陽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高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共建河南省科學院科創園,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助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為目標,建設集中試、創業、產業和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創新產業培育發展平臺。
研創產一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科創園由“三園一器”組成,即中試園、創業園、產業園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中試園為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中試的分園區,按照“創新團隊+專業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中試車間+綜合服務”模式建設運營。預計今年年底,入園中試項目將達20個,成為科技創新與成果熟化轉化的“加速器”。創業園為中試成功、商業放大生產的科技成果設立的分園區,按照“創業團隊+共享實驗室+獨立車間+共用生產配套+綜合服務”模式建設運營,已在沁陽市產業集聚區沁北園區開工建設。產業園為在創業園放大生產成功后需要大規模生產的科技成果項目設立的分園,按照統一規劃、獨立建設、分步入駐、服務共享的原則建設運營,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總體規劃設計。孵化器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和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硬件、軟件和政策全方位孵化服務。目前,科創園已入駐創新團隊和實驗室11個,中試項目8個,注冊科技型企業10家,涉及有機功能纖維材料、新型環保裝備、生物制劑提取、輻射改性新材料、新型飼料添加劑等領域。
引培留并舉,構造人才聚集磁場。為充分發揮科創園平臺的吸引作用,創造優越的創業環境,匯聚高端人才,沁陽市整合各類科技資源,給予入駐創新團隊政策與資金支持,加速知識價值變現與放大,把科創園建設成科研人員創業的“加油站”“中轉站”。打造“袁屯科創谷”,整合各類優勢資源,豐富完善設施服務,為專家人才提供人才別墅供其入住。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圍繞科技創新制度設計、研發投入、高端人才引育、平臺建設、主體培育、成果轉化等關鍵問題,量身打造政策服務包,制定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激勵企業科研人才做好科技創新。吸引國內外百余名高層次人才到沁陽市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達成院企、校企合作項目20余個,為縣域緊缺高層次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難題提供良好的平臺支撐。
放管服創新,優化園區運行模式。為破解科創項目機制不活、資金短缺、科研人員駕馭市場能力不足等問題,沁陽市創新放管服方式,同省科院共同探索實施了一套契合發展要求的運行模式。產業園除提供硬件、軟件、政策服務外,還通過共享模式提供實驗室、檢測、物業、保潔、餐飲、住宿等服務,確保企業可以輕資產入駐。規劃的“三園一器”,打造科技成果從中試到創業,再到量產的產業化閉環,確保科技成果從零做到大。成立了豫科創新沁陽科創園有限公司,結合沁陽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延續補鏈,圍繞市場需求,轉化科研成果。組建專業服務小組,提供高效政務服務,從企業或科研團隊入駐,全程跟蹤服務,限期辦結高企與創新平臺認證、各類科技項目申報指導、優惠政策落實等事項,確保科創園高效運轉,實現院、地、企三贏。綠色集約新實踐,充分體現“五大發展理念”,入駐項目均是科技創新的高端成果,工業化和信息化協調發展的樣板,綠色環保、循環利用、集約節約的示范,對外開放、資源共享的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