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采摘園里的桃子口感清脆、汁多味甜,綠色健康,不僅外形長得俊,還好吃不貴,快來訂購吧……”7月28日一大早,博愛縣許良鎮趙后村扶貧產業采摘園里,駐村第一書記徐江濤正和園里的工作人員拿著桃子直播售賣。
今年趙后村扶貧產業采摘園里的桃子喜獲豐收,又大又紅的桃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為了通過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趙后村村委會鼓勵貧困戶與博愛縣鳴春家庭農場合作,注入扶貧資金3.2萬元,于2017年以資金入股的形式種植桃子。如今,種桃喜獲豐收,不僅可以為貧困戶分紅,還為其提供了就業崗位。
“看到許多網絡平臺直播帶貨,我們也嘗試了一下,為趙后村的扶貧產品‘站臺’,帶動大家進行消費扶貧。”徐江濤說,第一書記直播賣桃沒幾天,訂單數已超百個,銷售額5000余元。
趙后村采摘園里不僅種植了2公頃桃樹,還利用園內800多米的長廊,種植了金手指、陽光玫瑰等品種的葡萄,并通過種植赤松茸、雪茸菇等農作物,帶動更多貧困戶參與其中。“鳴春家庭農場里有不同品種的桃子,可以滿足游客從6月一直到11月份不間斷入園采摘。我們還為園內的水果申請注冊了‘鳴春莊園’商標。”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明春說。
趙后村是許良鎮3個扶貧重點村之一,現有貧困人口37戶169人。近年來,該村利用自身的竹林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赤松茸、雪茸菇種植,探索冬桃采摘園等家庭農場模式,使本村及周邊近40戶貧困戶從中受益。疫情期間,為了解決雪茸菇的滯銷問題,徐江濤和村干部發起了“我為雪茸菇代言”活動,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形式,通過網絡進行銷售,線上日訂單數超過40個,日銷量3000余公斤。
采摘園里,第一書記仍在直播帶貨。身后桃樹上誘人的桃子又大又紅,讓貧困戶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