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月今年24歲,在這個崗位上班不過四五天,就已經通過試用期,和同事相處得也非常愉快,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為了她的這份工作,中站區許衡街道東王封村第一書記郭亞云和府城街道造店村第一書記朱友強都沒少操心。
2012年,胡小月考入焦作大學“3+2”財會專業。后來在山西實習時,她不幸遭遇車禍,經治療后被鑒定為四級肢體殘疾,行走不便。
胡小月家住東王封村,她的媽媽幾年前因病去世,爸爸靠經營車輛修理部掙錢養家,弟弟還在上學,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并不寬裕。原本希望胡小月畢業后找一份工作,能改善家里的經濟狀況,可一場車禍讓這個家再度陷入困境。
還沒畢業就遇到這樣巨大的變故,年輕的胡小月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過去愛說愛笑的她逐漸變得內向,不愿見人。
2017年7月畢業后,胡小月幾次找工作都不順利,便放棄了外出工作的想法,開了個網店銷售服裝、小飾品,但流量很小,收入有限。
為了讓胡小月就業,郭亞云曾介紹她去服裝廠、物流公司上班,一是想增加她家的收入,二是想讓她通過工作融入社會,改變自卑、內向的性格。
然而,每次胡小月都是去兩天就不愿再去了。
郭亞云沒有灰心,有空就到胡小月家做她的思想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郭亞云了解到造店村有個綠聯農業,其主要業務是種植富硒黑小麥和大棚蔬菜、發展葡萄和雪梨采摘觀光區,需要一個出納,過了試用期每月可以拿到不低于2000元的工資。
這不正適合胡小月嗎?郭亞云和朱友強交流過意見后,又去做胡小月的思想工作。頭兩次,胡小月都借口路遠不愿意。
郭亞云找到胡小月的姑姑,讓她幫著做思想工作。胡小月的姑姑帶她到綠聯農業現場考察。看到辦公條件很好,胡小月答應試試。
為了留住胡小月的心,綠聯農業負責人安排順路的同事和胡小月一起上下班,還叮囑一名心思細膩的女員工有事多照顧她。擔心胡小月遇到惡劣天氣無法回家,綠聯農業還在造店村找了一個干凈的房間,免費供她臨時住宿。
看到公司負責人、同事對自己這么照顧,胡小月很感動,心頭燃起了擁抱新生活的希望之火。這不,她正在抽空復習,打算參加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呢。
“雖然胡小月家2019年脫貧了,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希望她家的狀況越來越好,早日過上小康生活。”郭亞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