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椅、圓茶幾、綠盆栽……記者近日在示范區文昌街道東學固村“百姓聊吧”看到,村干部和幾位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話發展,其樂融融,和諧相處。
“百姓聊吧”是示范區探索的以召開說事會為主體,“干什么聽群眾說、怎么干由集體商、群眾的事讓干部辦、干的怎么樣讓群眾評”等四大環節貫穿始終的新型鄉村治理模式。“百姓聊吧”堅持共商共信、共建共享原則,旨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百姓說事”聽民意。以村黨組織為中心,在群眾夏夜納涼、文體娛樂等集聚點組建“百姓聊吧”,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包村干部擔任信息員,現場傾聽百姓議論、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對當前一些好的就業、國家的優惠政策進行宣傳引導。確定每月15日為“百姓說事日”,主動邀請黨員群眾代表,就村內組織建設的要事、經濟發展的大事、影響和諧的難事、幫困助殘的急事、鄉村建設的實事、惠民便民的好事,提意見、說建議、談看法,由坐班干部統一梳理收集。
“集體商議”找方法。針對群眾關心的低保養老、助殘扶幼等民生問題,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對涉及農村日常管理事項的共性問題,由村委提議后,邀請黨員群眾代表群策群力、共同商議,定方向、理思路、找方法,讓群眾自己“說事、議事、主事”。針對組織建設、經濟發展、財務審計等大事要事,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由村兩委班子集體討論決策。自“百姓聊吧”啟動以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圈占公共用地現象得到有效制止,增設了13個居民納涼、休閑娛樂點,對31個居民小區開展了美化創建。
“黨員代辦”解難題。堅持“民事村辦、有事馬上辦”的原則,對便民服務類事項及群眾生活瑣事、日常家事等,由民事代辦員全程代辦。對村級矛盾糾紛、應急事件和涉及村莊發展的重點民事訴求,由村兩委干部、聯系黨員包辦。村級難以處理或處理不了的重大民事訴求,由街道、村干部組團聯辦,必要時由分包聯系領導或區級有關部門聯動辦理。目前,全區104個“百姓聊吧點”共幫助群眾完成低保申請、證件辦理等代辦事項1100余件,調解矛盾糾紛41起,解決群眾關注的村內環境不美觀、排水溝急需修通等難點問題173件。
“群眾評議”問成效。堅持工作好壞大家評,對村內各類辦結事項,由包村干部、街長或黨員群眾等提出,按照“一事一評”或“多事一評”方式開展常態式評價。圍繞村內重大事項、重點工程、中心工作、輿論焦點等,開展主題式工作評價。同時,結合年底“三評”工作,對全年度各項工作開展綜合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