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過后,晝夜溫差變大。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黃華提醒大家,天氣轉涼,有腦血管病史的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做好預防,避免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
幾天前,該科收治了一位老年患者,因受涼導致感冒,再加上治療不及時,繼而發生腦梗塞。萬幸地是,這位老人經過溶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為何秋冬季節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黃華說,進入秋天后,受氣溫氣流等氣象要素影響,溫度變化明顯,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后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導致心、腦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腦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同時,秋天天氣涼爽,許多人感覺不到口渴,喝水明顯減少,但秋天天氣干燥,人體消耗的水分并不少。因此,在喝水量減少的情況下,體內就容易缺水,缺水后血液黏稠、血流減慢,導致血容量不足,從而造成腦梗塞。
腦血管疾病治療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如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患者的預后效果明顯好于延遲治療的患者。因此,有高血壓病史、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長期的治療和觀察,按時服藥,嚴格控制血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已經出現年輕化趨勢,該科收治最年輕的腦梗塞患者只有25歲。黃華說,年輕人也要重視自己的健康,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戒煙戒酒,定期測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高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目前,該院開通了腦血管意外就診綠色通道,方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快的治療,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