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近日,走進群嶺環繞的孟州市槐樹鄉源溝村,一座座窯洞民居盡收眼底,一座座極具年代感的老建筑映入眼簾,青磚黛瓦、各式各樣、不同時期的北方民居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源溝村歷史悠久,擁有二十多座清代傳統古建筑。2023年3月,源溝村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不僅承載著風霜雨雪中的歲月變遷和裊裊炊煙里的風土人情,更濃縮了農耕文明的精華,是不可再生的無價之寶。
源溝村能夠成功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槐樹鄉在保護傳統村落工作中的一個亮眼成績。近年來,該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傳統村落保護領導小組,通過黨支部牽頭,凝聚黨員、群眾力量,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持續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同時,不斷挖掘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底蘊,充分發揮文旅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文旅產業,探索出一條具有“槐樹特色”的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利用之路。
保護與發展 “活化利用”護住鄉土
“我們村里的秦戰、陳獻榮等宅院,村委會院落以及驢磨坊、關帝廟等都是十分經典的傳統古建民居,還有一條雙柿樹街,為古中原通往秦(陜西)、晉(山西)故道關隘,已有1000多年歷史;街中有一棵樹齡700余年的國槐,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觀光。”源溝村黨支部書記湯長軍介紹。
源溝村的古建筑能夠保存得如此之好,離不開村民們多年來悉心呵護。古建筑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居住使用,老屋有了人氣,自然有了生命力。湯長軍說,村里的古建筑都有村民居住守護,村民們對古宅都十分重視,并且每年會有子孫回村,當房屋需要修繕時,每家每戶都會爭著出錢出力。
“傳統村落的保護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多地需要從文化和精神層面,讓群眾知道、了解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促進群眾自發地進行保護。”槐樹鄉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村民自發的保護外,槐樹鄉還專門成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源溝村、龍臺村等村,投入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完善、古建筑修繕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
記憶與傳承 “文化鄉愁”守望家國
在河南省傳統村落槐樹鄉龍臺村的村委大院里,紅、藍、綠、黃、白五條彩色“火龍”交匯盤織,5、6個村民正在進行扎染,討論著如何更好創新“火龍”的外觀。
位于孟州市西部嶺區的龍臺村,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村民依托村內古建筑和生活實踐創造出了“火龍舞”。2011年,“火龍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臺村的火龍舞歷史悠久,從隋朝到現在已經1000多年,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42代傳承人了,每年我們都要組織四期火龍舞的歷史淵源、流傳過程以及制作工藝和舞龍技藝的培訓。”火龍舞第42代國家級傳承人郝同周說。
“讓更多村民學習傳承火龍舞,是對這門手藝最好的保護。留住鄉愁,不僅要留住青磚黛瓦,也要讓老村子的文脈‘活’起來。”龍臺村黨支部書記郝永喜介紹說。經過傳承與發揚,在保護好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信息的同時,也更好地將龍臺村民的“精氣神”傳承下去。
槐樹鄉依托傳統村落,充分挖掘歷史文化,通過修建村史館、發揚傳統技藝等,將厚重的文化底蘊轉化成群眾能夠切實感受到的文化氛圍和環境。眼下,以保護傳統村落為核心,通過挖掘各村的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等舉措喚醒“沉睡資源”,如龍臺村火龍舞、西孟莊村大鼓、雙柿樹古街等。
“傳統村落作為歷史的載體,存儲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我們不但要保護‘筋骨肉’,更要傳承好‘精氣神’。”槐樹鄉黨委書記賈振華介紹說。
創新與振興 “產業賦能”凝聚鄉親
傳統村落保護,關鍵是振興村里的產業。槐樹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村子有產業支撐,有造血功能,村民回來有就業、能安居,傳統村落才能真正‘活’起來。”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振興成為源溝村打破傳統村落保護僵局的突破口。
“村里的基礎設施和民居必須加以修繕,否則十年、二十年后,有些老屋、舊窯洞就可能消失了。”源溝村黨支部書記湯長軍說,我們從村民手里收回5座老窯洞,通過招商引資打造傳統風貌的高端窯洞民宿。
2020年,槐樹鄉在源溝村進行古村落保護試點工作,將3座廢棄的窯洞,經過專業團隊的設計和本地匠人的修繕,打造成了知名網紅打卡地—沐光茶社,承接團建、創意等活動。
同時,“我們依托古村和村內集體土地,發展休閑旅游、特色水果種植、溫室大棚等,村民心中有了盼頭,相信傳統風貌能給生活帶來實惠,他們才會自發自覺去保護。”湯長軍說,源溝村的保護發展正在起步,有了目前的發展契機,村里已有10多戶村民按照傳統風貌翻修自家房屋,有6位村民回來就業。
“保護傳統村落,更需要探索賦能村民這條路徑。只有生活改善了,收入提高了,就業解決了,才能留住鄉親、凝聚村民,最終形成保護內生動力和文化自覺。”槐樹鄉黨委書記賈振華說。
-----------------------------------------------------------------------------------------------------------------------------------------
中 原 新 聞 網 焦作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