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盛夏時節,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黃河街道東張王莊村熱鬧起來,村里的千畝胡蘿卜喜獲豐收。“我們村93戶村民連片種植1300余畝胡蘿卜,機械化播種、采收,加上統一的技術管理,今年每畝預計產量達6000斤,合作社可分紅10多萬元。”溫縣東張王莊村黨支部書記鄭萬田說道。
這是溫縣以“產業興旺星”創建,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帶火鄉村經濟的一個縮影。在“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溫縣立足實際,分類施策,深入推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建設,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產業標桿,力爭達到“打造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帶動一方經濟”目的,賦能鄉村振興。
古賢村發展碾饌加工點30多家,從事加工、儲藏、銷售村民有近800人,形成獨一無二的“碾饌”特色,村黨支部積極發揮“總舵手”“潤滑油”作用,大力推行村社聯合產業發展模式,成立古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銷售”的生產模式,充分發揮專業村資源優勢,鞏固推動“一村一品”建設成效,爭取扶貧項目資金建設倉庫、冷庫,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極大地助推了古賢碾饌產業的發展,在資源整合、抱團發展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實現農民增收。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村緊緊依靠“五星”支部創建,憑借特色優勢,不斷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番田鎮創新“村集體+農業托管公司+種業公司+制種基地”的土地規模經營模式,打破現有戶、組、村地界,采用新型集體化土地規模經營模式,使可耕種面積增加5%,生產成本降低10%,生產效益提高10%,實現村集體經濟畝均增收300元,村集體在保證群眾地租的基礎上,土地收益進行二次分紅。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溫縣將繼續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將“產業興旺”作為動力,持續挖掘牛洼村果蔬大棚、東留石村雙孢菇基地、太澗村桐木生產等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不斷蓄能,讓周邊群眾實現增收致富,讓村村變成“菜籃子”,讓村民鼓起“錢袋子”。
-----------------------------------------------------------------------------------------------------------------------------------------
中 原 新 聞 網 焦作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