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初冬時節,正是菜籽苗種植的最佳時機。連日來,在孟州市槐樹鄉史家溝村菜籽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田間勞作,他們有的兩人合作,一個提苗盤丟放菜苗,一個手握栽苗器播種,有的三人一塊合作鋪地膜,一派忙碌景象。
菜籽是冬春作物,種植周期短、產量高、見效快,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能增加單位土地的出產量。“現在我栽種的白菜籽苗是一個月前自己培育的,這20多畝地需要1100菜苗盤,每盤12株,一共可以栽種將近1.3萬株,明年5月下旬就可成熟收獲,一畝地能有四五千塊的收入。”該村種植戶行國興說。
據史家溝村黨支部書記行洪永介紹,今年該村與濟源一家菜籽公司簽訂菜籽收購合同,由公司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農戶負責種植,村集體統一代為管理。另外,公司為鼓勵各村管理積極性,以獎代補,以每斤0.5元的獎勵發放給村集體,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近年來,槐樹鄉積極引導群眾采取“大季+小季”的種植模式,引導群眾立足自身實際,科學規模種植白菜籽、蘿卜籽、油菜籽和各類花籽,實現了人閑地不閑、籽類面積連年擴大、群眾收入年年遞增的可喜局面。目前,該鄉80%的村種植了菜籽,種植面積5000余畝,年產值達2500余萬元,小菜籽已經成為帶動百姓致富的真金白銀。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下一步,槐樹鄉將緊緊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堅持把謀篇布局的‘最先一米’作為打通增收的‘主要動脈’,立足實際,聚焦‘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不斷探索,創新發展,大力推廣菜籽種植,用一粒粒小菜籽鋪就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槐樹鄉相關負責人表示。(李璐瑤 段宇航/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