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太行,洗盡鉛華,各種珍禽異獸闖進人們的視野,盡顯別樣生態美:金錢豹徜徉在林間、豹貓出沒在夜晚、紅腹錦雞在草叢里覓食……
以前,這些生活在焦作市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珍稀野生動物行蹤詭秘,難得一見。如今,隨著焦作市智慧保護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它們穿行在密林中的畫面能被實時監測和拍攝。
1月2日,市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發布了一組智能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動物在野外活動的照片和視頻。
山中有“老豹”!俗稱為“老豹”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是重點監測對象之一。近兩月來,智能紅外相機連續監測到它們的身影30多次,“出鏡”的時間從數秒到幾十秒不等。視頻中,金錢豹毛發油亮、身材健碩、行動敏捷,表明處于食物鏈頂端的它們生存狀態良好,周邊環境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數量充沛。
山中有“鳳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是焦作市北部太行山區珍稀鳥類的代表。雄性紅腹錦雞身披七彩華羽,璀璨奪目,漂亮的外觀好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鳳凰,被譽為“人間鳳凰”和“林中美人”。
山中有“鹿”!焦作市太行山區有一種中小型鹿類——狍,其因有著呆萌的外表而出名,在東三省有著“傻狍子”的別稱。雄性狍有角,雌性無角,全身毛色呈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成年狍體長約1.2米,重約30公斤,屬于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山中有“野貓”!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是叢林中的神秘動物之一。豹貓為貓科動物,樣貌、體型與家貓相似,只是身形更加纖細,腿也更長。仔細觀察,會發現其毛色中有如豹子一般的銅錢狀斑紋,額上兩條黑色條紋從頭頂一直延伸到兩眼間,也是豹貓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此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太行獼猴,是焦作市北部太行山區有代表性的獸類,喜歡群居的它們經常成群“出鏡”;太行山區常見的豬獾、黃鼬、虎斑地鶇、巖松鼠、野豬等更是“出鏡”的常客。
據統計,該中心近兩個月來實時監測到2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共拍攝到3000多張(段)野生動物保護照片和視頻,數據均來自于設置在焦作市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110多臺智能紅外相機。
東西全長60公里、南北寬10余公里、總面積17215公頃的焦作市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庫,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在維護焦作市生態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推進保護區的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強化監測是基礎和支撐。
2023年以來,市林業部門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統領,以智慧化保護區建設為抓手,利用先進技術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結束了長期以來靠“徒步丈量”的原始監測方式,為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生態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