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白水架火上煮沸;舀幾勺到碗里,再撒點蔥花或香菜;切好裝盤的羊肉順勢倒進鍋里,片刻后開始大快朵頤。在山西晉城市澤州縣羴羴生態園,一頓涮羊肉就是這樣開始的。鍋里沒加調料,碗里也沒放更多的佐料,但送到嘴里的羊肉片卻已香氣四溢。觸動味蕾的秘密就藏在羊肉里——這是采用山西農業大學自有專利技術喂養的富硒肉羊。
▲山西晉城市澤州縣羴羴生態園一角。
在晉城市,羴羴生態園美名遠揚,吃貨貪戀的是這里的生態美味,農戶稀罕的是這里的養殖技術。2022年8月11日,“獨角新聞”一行前往澤州縣金村鎮山頭村,體驗了傳說中的羴羴生態園美味,親密接觸到羊舍里數以千計的羊群。羴羴生態園負責人司永義作全程向導,詳細介紹了園區布局、產品特色、市場營銷等情況。
占地130畝的羴羴生態園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園。它在山頭村南面的一處高地上,被郁郁蔥蔥的莊稼地和林地圍攏著。生態園里,扎著數座可以聚餐的蒙古包,建有一處可以燃起熊熊篝火、載歌載舞、把酒言歡的燒烤營。這里的主打食材——羊肉,在生態園北面的溝底下。那里,建有5棟、約4000平方米的標準化羊舍,飼養著吃富硒飼料的2200余只湖羊、200余只杜泊種羊。食客可以在達到出欄標準的育肥羊里親自挑選目標對象。園主經營的是“羴羴童子羊”——湖羊公羔到60日齡時斷乳,轉而享用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專家研發的專利技術(“育肥羊用富硒全混合日糧及其生產辦法”),進行為期5個月的育肥,即能達到屠宰標準。七至八個月大的未配種湖羊公羔是羴羴生態園餐桌上的主力軍。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燉羊肉、羊肉串……全部采用童子湖羊加工。除了活蹦亂跳的羊,生態園還養著雞、鴨、鵝、兔子等家禽家畜,種著應季蔬菜和大片的玉米、谷子。
▲澤州縣豐牧源種羊場內飼養的羊群。
羴羴生態園主人司永義是位年逾六旬但壯心不已的健碩漢子,因為在商貿流通服務領域貢獻突出被晉城市總工會評為“晉城市勞動模范”,又因帶動發展富硒肉羊養殖被中共晉城市委宣傳部、晉城市科學技術協會、晉城市總工會、晉城市科學技術局聯合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0年,在商場有所成就的司永義,返回老家山頭村承包村南80余畝荒地開始二次創業。經過多方考察,在2013年成立澤州縣豐牧源種羊場,陸續建起5棟、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標準化羊舍,引進秸稈發酵飼料技術喂羊,平均每年收購附近農戶秸稈1200噸、玉米800噸,創造就業崗位50余個。2016年,在澤州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豐牧源種羊場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成立“山西農業大學肉羊產業科技專家大院”,引進高品質的杜泊種羊,利用山西農大自有專利技術,生產高科技含量的富硒肉羊,提高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2019年,“富硒羊肉”養殖成功,并被山西有關部門評為“無公害農產品”。現在,豐牧源種羊場年產富硒羊肉13噸,產值230萬元,“羴羴童子羊”牌富硒羊肉不僅在晉城市熱銷,還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
為讓先進技術惠及更多養殖戶,司永義牽頭成立澤州縣養羊協會,與山西農業大學專家團深入全縣走訪養殖戶,集中開展技能培訓5期,培訓學員800余人,免費發放專業技術書籍5000余冊,免費為養殖戶咨詢指導解決實際問題500余次。如今的豐牧源種羊場是“雪花富硒羊肉星創天地”“晉城市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晉城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當下,司永義正在籌建涵蓋“育種、繁殖、育肥、銷售”一條龍的肉羊養殖產業聯盟,希望通過聯盟企業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實現從育種到銷售的專業化、系統化,帶動晉城全市的中小型肉羊養殖戶共同發展,進而推動全市肉羊產業的整體進步。
文、圖:晉瑛 裴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