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為期兩天的納米電子材料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在濟源落下帷幕,來自全國納米電子材料相關領域的院士、國家科技領軍人才、高校院所專家與河南省相關部門領導、企業家、投資人等2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納米新材料、技術產業化前沿、產業功能區如何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熱點話題,推進納米技術產業高端交流、合作對接與創新發展。在此期間,濟源的納米材料產業發展成為行業“大咖”們的關注焦點,并獲得專家們的一致肯定。
從“科學”到“技術”
濟源納米材料產業不斷發展
2020年10月,“特種功能納米二氧化硅”歷經實驗室研究、小試、中試和工程技術驗證,最終實現科技成果在濟源落地轉化,不僅促進高性能納米二氧化硅的行業升級,而且帶動納米產業的發展。記者了解到,這與濟源納米材料產業發展是離不開的。
濟源的納米材料產業起步較早,2003年就與河南大學合作共建納米材料中試基地,張治軍教授帶領河南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引進人才、培育平臺、合作研發,催生出一系列納米材料創新項目,開創了濟源納米材料產業發展的“1.0時代”。2019年8月,濟源與河南大學正式簽約,共同建設納米材料產業園,標志著濟源納米材料產業進入了“2.0時代”。
目前,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已有10余家納米材料企業入駐,年產20萬噸特種功能納米二氧化硅項目、年產1000噸納米二氧化鈦項目以及企業與院校合作開發的催化劑、增塑劑等項目已經投產或加快推進,河南大學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仍有10余項成熟科研成果待合作轉化,納米初創孵化產業園預計今年7月具備入駐條件。
“濟源要將上下游產業全部吸引過來,形成納米材料全產業鏈發展。”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于淑會這樣認為。她希望在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和納米初創孵化園的帶動下,強化區域內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打造出一個營商環境最優、人才隊伍最強、創投氛圍最佳的納米科技生態圈。
從了解到合作
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將迎來新發展
通過此次納米電子材料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多壁碳納米管、導電微納級銀基材料與鋰電池鋁塑膜粘接材料、金屬銅銀納米微粒工業化生產與應用、納米鈦酸鹽電池電子材料等12個項目入駐濟源納米初創孵化園。這意味著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即將迎來新的發展。
5月16日,與會嘉賓學者赴企業調研,與企業代表進行了需求對接,解決了部分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
“‘十四五’期間,濟源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納米材料產業將有著重要作用。”河南大學教授、河南省納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治軍說。2003年,河南大學就把納米材料的中試基地建到了濟源,經過十幾年的孕育和積淀,中試基地在納米材料領域取得累累碩果,實現了科學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三級跳”。目前,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化應用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時機。
張治軍表示,未來將瞄準新型納米電子材料、納米復合材料和金屬納米材料三大塊,由一個點一個點的發展,變成一片連一片的發展。濟源要致力于做納米電子材料的領軍者,加快納米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兩天的時間,參會的行業專家學者碰撞思想、把脈問診、建言獻策。此次高峰論壇,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進一步營造了一流的產業生態、創新生態、服務生態,為加快打造納米產業應用示范城市和產業高地奠定了基礎。 記者 董慧敏 何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