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記者從示范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獲悉,今年1月至4月,濟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
濟源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緣何居全省第一位?示范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笑非表示,今年以來,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始終把項目建設和有效投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抓手,以擴大投資總量、提升投資質量、優化投資結構為主攻方向,聚精會神抓項目,精準發力破難題,以高質量的項目建設支撐濟源高質量發展。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恢復。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4.7%,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1.1%,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5.4%,三次產業投資加快恢復增長;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1%,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33.0%,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9.2%;分重點項目看,中國白銀城、虎嶺高新片區鋼產品深加工產業園、沁河北物流樞紐園鐵路專用線、濟水源生態文化旅游綜合開發、濟源城市水系、黃河大道西延、湯帝路南延等項目投資超過時間進度,有力支撐了濟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多舉措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落實領導分包制度。示范區領導牽頭掛帥十大產業工作專班、十大工程指揮部,采取現場辦公、周例會等形式,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健全工作機制。從項目謀劃、協調推進、環境保障、督導激勵等環節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優化服務體系。深入推行區域評估、多評合一、容缺受理等聯審聯批模式,建立“首席服務官”制度,實行全程代辦、批前輔導,加快項目開工。破解難點堵點。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堅持“項目警官制”,扎實做好土地、資金、環境等資源要素保障。營造建設氛圍。堅持每季度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利用媒體持續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報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記者 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