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風景如畫的黃河岸邊,獨具地域特色的富硒紅薯,又到了每年種植的關鍵時期。為了在今年的富硒紅薯文化旅游節上再打一個“漂亮仗”,傍水而居的黃河人家早早做起了準備工作。
“這樣拿著,上面短下面長,然后摟土,這樣栽出來的紅薯個頭不大不小,而且產量還高……”5月20日,邵原鎮唐山村紅薯種植戶周備選正在給記者介紹這幾年學來的富硒紅薯種植經驗。
65歲的周備選種了幾十年紅薯,從開始的養家糊口,到現如今的增收致富,他走上了小康路。“富硒紅薯銷路特別好,每斤銷售價格在兩塊錢以上,一畝地收入在8000塊錢到1萬塊錢,比過去要高出四五倍。”周備選說。
依托優質的山區環境、極具便利的黃河水源,以及富有硒質的土壤,唐山村多年來大力發展富硒紅薯種植,當前,富硒紅薯已成為唐山村的支柱產業,全村富硒紅薯種植面積有150余畝。
為了給今年增產增收打下良好基礎,村里從選苗、種植開始,就邀請農科院專家,全程為百姓提供技術服務。“有專家指導,我們的紅薯不愁品質,更不愁豐收!”周備選自信地說。
“我們這里的富硒紅薯不僅味道甜,還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唐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高國強告訴記者,每年收獲季節,都有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專程到此采購富硒紅薯。“通過幫扶單位支持,我們購進了紅薯加工設備,采出的紅薯在村里就可以加工成紅薯粉面和紅薯粉條。”高國強說。
足不出村,群眾就能發家致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在這個偏遠的村子成為現實。“我們村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富硒紅薯文化旅游節,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富硒紅薯,接下來,我們還要做大做強紅薯產業,帶領更多群眾走上致富路,把我們唐山村的富硒紅薯品牌打出去。”高國強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