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濟源是否還有大范圍降水?農事怎么安排,需要注意什么?對此,記者近日到相關部門進行了采訪。
記者從濟源市氣象局了解到,2021年6月至8月,濟源降水日數37天,暴雨日數3天,累計降水量699.7毫米,較去年同期(355.0毫米)增長97%,較常年同期(302.6毫米)增長131%。
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以來,濟源降水頻次高、范圍相對集中,共出現10次降水過程,大范圍強降水過程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7月份降水日數17天,其中暴雨3天,最大日降水量131.7毫米,累計降水量426.0毫米;8月份降水日數10天,最大日降水量47.8毫米,累計降水量215.7毫米。8月下旬以來,濟源多地持續降水,雨區與前期降水落區重疊。
據省氣象臺預測,9月全省還將有大范圍降水,9月17日~18日,全省大部有小雨;9月21日~22日,全省有小到中雨;9月26日~30日,豫北有中到大雨,其他地區有大到暴雨。
示范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賈晴蔚建議,鑒于目前土壤偏濕狀況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農作物正處于灌漿中后期,為避免影響秋收、整地和播種等各項工作進度,應利用降水間歇期,及時排出田間積水、搶收農作物、晾地騰茬。
“玉米生長后期要加強管理,確保青枝綠葉活棵成熟。缺肥地塊可進行葉面噴肥,延長葉片光合作用時間,防止早衰,要堅決杜絕成熟前削尖、打葉現象。”賈晴蔚說,遇到連續降水,玉米可能會倒伏,玉米粒可能會發霉、腐爛甚至發芽,造成減產或質量不佳。果穗苞葉變白而松散時為玉米最佳收獲期,要及時收獲、晾曬、儲藏。大豆在生長后期要保證水分和養分,保持較大的葉片面積,增加有機物質的積累,主要措施是澆好鼓粒水、進行葉面噴肥。葉片轉黃脫落,莖、莢呈黃色,部分籽粒干硬時為大豆最佳收獲期,應及時收獲、脫粒、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