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謳東的高祖父常際庚為清代秀才,育有四子,其中兩子為秀才,以教化為大務。曾祖父常祝華也是秀才,以教書為業。祖父常太樸、父親常朝禮皆終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如今,常普林、常謳東姐妹躬行于當代教育戰線,讓教育事業薪火相傳。
曾祖父常祝華,秀才出身,曾被賜“靴帽藍衫”。他在下冶長泉、南吳等地的私塾教了一輩子書。村民對“常師傅”崇敬有加,對其品德學識皆評價很高。
祖父常太樸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一生輾轉承留、思禮等地,教書29年。祖父常太樸學識淵博、教學嚴格、待人寬厚,令學生敬佩。退休后,祖父常太樸給后輩輔導功課。
父親常朝禮注重言傳身教,經常以“橫渠四句”勉勵學生,要盡讀書人的責任、要有讀書人的擔當,更要有家國天下的大情懷。
父親常朝禮于三年前去世,曾獲得“新鄉地區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優秀輔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另外,他的很多書法作品在縣、市級比賽中獲獎。
常普林是常朝禮的二女兒,在鄉村教育戰線奮斗了34年。今年54歲的她,延續祖輩的教育情懷。她先后榮獲“市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稱號。
常謳東一直“不忘人民情,不負校園美”,從一個小學美術教師成長為小學副校長、中心校副校長、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一路走來,她用實際行動向祖輩和父輩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17年9月,常謳東被濟源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相隔33年,她和父親獲得同樣的榮譽,讓人感慨萬千。2020年5月,她獲得濟源示范區“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6月,她被評為“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11月,她被評為“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曾祖父的“崇文重教”思想,奠定了四代人矢志教育、力耕不輟的精神底子;祖父的“甘當雞頭”思想激勵他們在教育事業中勤勉努力;父親“書香繼世”的儒雅風范引領家族里的孩子勤讀詩書、常習禮儀;常普林和常謳東姐妹延續了祖輩的教育情懷,讓教育事業薪火相傳。
書香繼世傳家遠,四代為師弦歌續。
鑄魂育人守初心,一生只為一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