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互鑒 向未來”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已圓滿落下帷幕。截至昨天,畫展相關新聞報道僅百度搜索量就有89.6萬條,全網總瀏覽量逾15億次。
連日來,畫展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一次又一次聚焦,吸引了各界人士在社交媒體上的一次又一次推送。在流量數據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中,濟源一次又一次被全社會關注。
全網逾15億次總瀏覽量,再一次刷新了在濟源舉辦的重大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宣傳新紀錄,可以說,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既是一次成功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也是一次成功的城市形象推廣活動。
八方傳播
推動濟源影響力全面提升
流量的起點是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的成功舉辦。
在畫展開幕式前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莊建球接受中外媒體記者采訪。他表示,舉辦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旨在通過油畫這種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藝術形式,充分發揮中國與中亞地區歷史淵源、地域相連、人文相通、交流頻繁等合作優勢,為推進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高點謀劃,高位推動。一個是在國內外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文化盛事,一個是在中國式現代化濟源實踐中激發出澎湃動能的新興城市,兩者相互成就。
開幕式當天,30余家央媒、省媒聚焦濟源,100余家縣級融媒體中心聯動推送,以及500余個海外社交平臺賬號持續關注,全面形成宣傳報道集聚效應,“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在濟源舉辦”頻頻刷屏。
據不完全統計,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國際在線、中國網、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以及香港大公文匯報等主流媒體,均派出記者前往濟源實地采訪,記錄畫展盛況。
畫展期間,國內外媒體紛紛發稿,持續為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宣傳造勢,對提升濟源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新華社推出活動圖片視頻通稿,全國各省市黨報及官方網站,如山東、廣西、云南等地主流媒體紛紛刊發轉載相關報道。
央視兩次關注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11月22日,央視綜合頻道(CCTV-1)與新聞頻道(CCTV-13)并機直播的《朝聞天下》欄目播發濟源舉辦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簡訊,這是近年來在濟舉辦的重大活動首次登上央視王牌欄目。11月23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文化十分》欄目,報道了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開幕盛況。
截至目前,中央媒體以及香港大公文匯報已累計推出相關報道30余篇(條),相關報道瀏覽量已過千萬次,其中僅新華社2篇通稿的瀏覽量就近300萬次,而且還在迅速增長。
利用抖音、微博、視頻號等各類商業媒體平臺開設“濟源邀您看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等系列話題,30余個官方媒體賬號和網絡大V發布原創作品110余條,瀏覽量900余萬次。開幕式當天在抖音平臺開屏投放短視頻,精準覆蓋1000萬人次。
與此同時,省級媒體也進行了廣泛報道。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頂端新聞、大象新聞、大河報等省級媒體紛紛推出活動報道,并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短視頻等。河南日報及客戶端推出報道12篇。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新聞聯播》欄目連續2天播發報道2條。河南廣播電視臺的大象新聞客戶端、抖音號、視頻號及全省各地市融媒體中心的抖音號、視頻號等41個網絡平臺對開幕式同步直播,大象新聞客戶端等10個平臺持續推送系列短視頻。目前,僅河南廣播電視臺一家,旗下各媒體平臺相關內容瀏覽量已超2500萬次。全省各地市媒體和100余家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對此次畫展進行了報道。
國內媒體報道不斷,國際傳播出新出彩。新華社播發了韓語專線報道。中國日報、中新社、中國網、國際在線等國內主要外宣平臺推出了相關報道。為了做好本次活動國際傳播,示范區黨工委宣傳部和省委外宣辦溝通協調,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安排專人到濟實地策劃采訪,推出了系列英文報道。目前,推特、INS、臉書等平臺已陸續推出相關報道。省委宣傳部還將重點新媒體產品上傳“豫見河南”資源廚房,通過500余個海外社交平臺賬號進行了大力推送。
高朋滿座
擦亮國際文化交流名片
藝術展覽精彩紛呈,宣傳報道持續“加碼”。媒體紛紛贊嘆,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不僅帶來了一場難得的藝術盛宴、促進了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藝術交流與合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加強互動、深入交流、實現共贏的良好機會,更彰顯了濟源開放、交流、合作、共贏的寬廣胸懷。媒體同時希望濟源能以此為契機,賡續中國同中亞的深厚情誼,為促進中國同中亞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助力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濟源更大的貢獻。
各主流媒體大力宣傳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讓人們充分了解中國與中亞五國不同地域文化特色與藝術風格,感受中外藝術家深厚的藝術功力與強烈的藝術追求,見證中國與中亞五國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以及濟源以藝術為載體、以思想為橋梁,賡續千年友誼,推動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全方位、多形式、多維度的宣傳,進一步擴大了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的影響力,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慕名而來觀展。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半個月,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就吸引了社會各界3.3萬余人觀展。他們中有來自北京、上海、陜西、山西等地的畫家、美術愛好者,有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師生,還有中小學生。
“沒想到能在濟源看到這樣高水平的展覽!”在濟源未來美術館,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國建在觀看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次畫展搭建了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是中國與中亞五國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組成部分。”吉爾吉斯斯坦美協主席烏蘇巴利耶夫·塔拉依別克告訴記者,在吉爾吉斯斯坦,不少藝術界人士看到了此次畫展的相關報道,未來將繼續加強合作交流,開展人文藝術領域的深層次合作,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世界文化繁榮。
“這次畫展是一次高規格、高水平的藝術盛會,在這里充分感受到了中國與中亞文化交流的濃厚氛圍。”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藝術科學院畫家拉賈博夫·烏瑪貝克說,本次畫展媒體重視程度之高、傳播范圍之廣,都是空前少有的,將以此為契機,加強溝通交流,共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開創美好未來。
“此次活動宣傳工作取得了極大成功,展覽的互動效應得到了充分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周慶富認為,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通過廣泛傳播,更好地搭建了中國同中亞五國進行藝術交流的平臺,續寫了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千年友誼,開啟了文化藝術交流的新篇章。
集聚優勢
保障傳播效應持續放大
良好的宣傳呈現,離不開科學的統籌和精心的組織。
為了營造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濃厚的傳播氛圍,示范區黨工委宣傳部把新聞宣傳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統一安排部署,認真組織謀劃,科學制定方案,外宣辦、網信辦和濟源新聞傳媒中心深度聯動,充分發揮中央、省級媒體引導作用,充分展示本地全媒體融媒體資源優勢,形成全媒體呈現、深層次解讀、互動化傳播的立體播報矩陣,在展前、展中、展后做好充分報道,保證了展覽熱度不減、關注度不降。
展覽前,各主流媒體提前介入,大力宣傳展覽籌備情況,充分展示中亞五國不同地域文化特色與藝術風格,陸續推出參展畫家及有關作品介紹,及時播出各國藝術界人士祝賀視頻,充分展現了濟源舉全區之力、集世界智慧辦好展覽的信心和決心,讓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未展先熱。
展覽中,各主流媒體持續保持密切關注,充分宣傳展覽各項活動和展覽、觀展情況,讓受眾充分感受到中外藝術家深厚的藝術功力與強烈的藝術追求,充分體會到中國同中亞五國人民推動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的努力。
展覽后,各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各界人士觀展反響,播發綜述報道,密切跟蹤展覽后續效應,積極推動新聞作品二次創作、二次傳播,讓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宣傳產生最大“留量”,切實增強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影響力。
天下沒有不流動的江水,也沒有不飄走的白云。雖然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已圓滿畫上句號,但各級媒體的新聞作品已成為永久的記錄,見證著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深情厚誼,書寫著中國與中亞五國藝術繁榮發展的光輝成就,推動著中國同中亞五國關系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濟源,再次彰顯對外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