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心里才有時代;在基層,心里才有群眾;在現場,心里才有感動。
歲末年初,濟源新聞傳媒中心融媒體采訪團來到玉泉街道,進社區、到園區、入企業、看項目,走一線、品變化、訪民生、話發展,傾聽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探尋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的“金鑰匙”。
感受“玉泉溫度”
正午的陽光透過云層,緩緩地灑落在牛芳軍家明亮的地板上。落地窗外,玉泉街道“王莊花苑”搬遷居委會沐浴在冬日暖陽里,一棟棟灰白相間的小樓整齊矗立、寧靜祥和。
看著樓下正在嬉戲打鬧的孩童,整理著剛買回來的蔬菜瓜果,牛芳軍老兩口喜上眉梢。近段時間,家里通了暖氣這件事讓他們打心眼兒里高興。
“想想以前的生活,總感覺跟做夢一樣。”站在自家裝修精美的140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內,牛芳軍感慨萬千,“以前在老村里,守著幾間土房過了幾十年。如今搬遷了,和城里人一樣住上了樓房、用上了暖氣,日子越過越舒坦。”
“整村搬遷,搬出百姓穩穩的幸福”,王莊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王戰軍說,他親眼見證著這句話從藍圖變成了現實。
2012年,為建設蟒河公園,王莊居委會實施整體改造搬遷。2016年,居委會267戶居民入住新建成的王莊花苑小區。如今,配套設施日漸完善,居住環境持續提升,民生服務愈發細致。
走進王莊花苑,入目即景,寬敞平坦的文化廣場,干凈整潔的樓間小道,串起別致的景觀草坪,人車管理規范有序。
小區內,成立物業公司,配備專門的保安、保潔,實行“一老一少一青壯”制度,凝聚多元力量,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溫度。
小區外,環境優美、出行便利,居民從小區南門走出便踏進“城市花園”蟒河公園,暢享美景、盡享休閑。
這些變化,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年來,玉泉街道以聚焦百姓期盼、踐行人民共享、增進民生福祉為指引,推動居民生活實現高質量,溫度直抵民心。
除蟒河公園外,轄區內的濟上園、屯水公園等也陸續建成,“硬件”不斷提質,“軟件”持續升級,轄區居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贊嘆“玉泉速度”
濟源食品飲品產業園位于市區東北部,是玉泉街道近年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
2009年3月,產業園掛牌成立;4月,園區首條道路“創業路”修建完成;7月,濟源市優洋飲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駐,成為園區第一家入駐企業。
“前后也就4個月時間,這就是‘玉泉速度’,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撐保障。”優洋飲品辦公室主任原國旗說。
目前,企業已經由最初的兩間廠房、占地30畝,發展到現在的11棟廠房、16條生產線、占地100多畝,實現了吹瓶、配制、灌裝、貼標、封箱、碼垛等全自動化智能生產線,企業產值從200余萬元變成過億元。
從“壯著膽子”入駐園區,到年年不斷刷新產值,再到主動為園區招商引資站臺,邀請更多人來這里共謀發展,優洋飲品見證了園區的蓬勃發展。
在濟源食品飲品產業園,優洋飲品只是眾多企業中的一個。
“同一片區域,伊利乳業、中沃實業、濟世藥業、和瑞包裝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繼入駐。”玉泉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向陽介紹,園區通過培育、引進一批“龍頭企業”,放大吸附效應,加快產業鏈集聚。目前,已逐步形成以食品飲品為主導產業、以生物醫藥為新興產業、以上下游產業企業為配套的產業集群,實現了“前后廠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
這樣的集群優勢也讓政府和企業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對玉泉而言,能助力資源對接、要素整合,推進惠企政策落地,有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穩固加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規模效益提升,增加區域發展優勢,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錯位發展的工業經濟格局。
對企業而言,能打破“單打獨斗”的經營模式,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交換成本,提升生產效能,從而奠定良性發展機制,形成人才、市場、資金、技術等的創新開發與聚集,促進產品創新提質,提高市場競爭力。
截至目前,園區內共有企業3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2023年,園區產值達到50.25億元,稅收2.32億元,吸納就業4650余人。
從荒蕪一片到名企滿園,從零星企業到匯聚成群,“玉泉速度”令人欣喜。
領略“玉泉力度”
“企業專注發展,政府專注服務。”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飛奔,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助力。玉泉街道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將強機制、送政策、優服務放在護航企業發展的首位,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遇到的困難,并制定“十必須十嚴禁”,彰顯“玉泉力度”,迎來轄區企業和群眾的如潮好評。
搭建“縱到底、橫到邊”的多級聯動服務機制,制定營商環境全面提質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工作組;構建街道—社區—網格三級服務企業經濟網格,形成“分管領導領銜、業務科室主推、屬地社區主抓”聯動工作格局,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建立長效服務機制。
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通過主動登門拜訪,傾聽企業心聲、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小微企業創業提供貸款、無息貸款等“微”服務,“把脈問診”送政策,當好助推企業發展“智囊團”。截至目前,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100余個。
秉持“服好務、不干擾;幫好忙、不添亂;多設路標、不設路障”服務理念,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是服務員”服務意識,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遇到的痛點、堵點、難點,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五星級服務”,做到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解企業之所困。
為提振企業來此發展的信心,玉泉用好用足“真金白銀”。圍繞轄區產業園,累計投入2億元,實現道路、水力、電力、排水、熱力、通信、燃氣、蒸汽通暢及土地平整“八通一平”,大大降低企業成本。
2023年開工在建的鑫盛達機械設備加工項目便受益于此,實現了“拿地即開工、開工水電通”。對于享受到的政策服務,總經理史尚輝用“像家人一樣周到貼心”來描述。更令史尚輝高興的是,目前該工程進度超出各方預期,標準化廠房即將建成。
“企業扎根玉泉發展20余年,不論是在手續辦理、政策宣傳,還是在部門對接、項目推介等方面,均得到了玉泉街道的支持和服務。這無疑加快了企業申報北交所的速度,降低了申請上市的時間成本。”河南中原輥軸有限公司總經理牛沖言語中透著滿意。
促產業,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抓政策,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惠民生,為高質量發展鋪就幸福底色。“玉泉速度”“玉泉力度”“玉泉溫度”還映射在更多實際工作中。
正如玉泉街道黨工委書記所言,“經濟發展、政策服務和民生保障相輔相成,是一個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政策服務到位、經濟發展越好、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百姓才能從中獲取更多實惠”。
記者手記
溫度,直抵民心;速度,振奮民心;力度,贏得民心。
在玉泉,尋找發展足跡,我們見證了奮進的力量,觸摸到了基層實干篤行、競相出彩的發展脈動,感受到了群眾和睦和美、富裕富足的幸福生活。
從中不難感受到,玉泉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發展基礎更加穩固、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如今,玉泉已經積累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造就了創新實干的企業家群體、鍛造了敢打必勝的干部隊伍、形成了崇德厚商的光榮傳統。
特別是作為全區食品飲品產業戰略的重要承載地,經濟發展地位更加凸顯,在“十四五”乃至更長的一個時期,將持續處于前所未有的機遇期、跨越期。這些都是玉泉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
今天的玉泉,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