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鄭衛新 王鑄棟)“我家不是本地的,離臨漳縣城很遠,身體也不方便。這怎么還需要到異地社保中心才能恢復呢?”由于超期未認證區域權限問題導致養老待遇停發的梁先生著急地說。得知此情況后,臨漳縣社保工作人員主動協助聯系異地有關單位,通過多次溝通協調并將相關佐證材料進行網絡傳遞,僅半個小時的時間就為梁先生辦理了養老待遇的恢復,梁先生及其家人為此感到非常感激。
多年以來,臨漳縣積極響應“一件事一次辦”“最多跑一次”的政策要求,全面梳理經辦事項,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事材料,打通社保業務經辦“綠色通道”。
一是借助信息手段,群眾“少跑腿”。群眾經常因為資料準備不齊全而來回跑,該縣對于資料準備不齊全的,提倡在家通過QQ、微信等形式上傳給經辦人員,經審核后再辦理后續手續,極大地降低了群眾的辦事成本,縮短了辦事時間,群眾“少跑腿”,心里“暖洋洋”。
二是以大數據為支撐開展數據比對,群眾“一次辦”。在保留大屏機指紋認證、視頻認證、上門認證、指紋機居家認證、現場輔助認證等多種認證方式的前提下,該縣全面推行“河北人社”APP人臉識別認證,實現了線上智能“隨時辦;線下多點“就近辦”;耐心指導“我教辦”;上門認證“我幫辦”,滿足退休人員和有特殊需求人員的認證需要,保障了退休人員順利完成認證,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三是政策解釋精準到位,群眾“零投訴”。面對群眾的咨詢,縣社保中心主要領導主動擔責,在“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群眾耐心解釋,你的退休金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退休金怎么算出來的?算清養老賬,確保養老金正常發放,真正實現群眾“零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