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臨漳 > 正文

武安十中,好一個“幸福教育”大舞臺

來源:武安觀察發布時間:2022-08-18 08:05:32

  好一個“幸福教育”大舞臺

  ——來自武安市第十中學的報告

  郭延昌 蘇志強

  幸福,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字眼。千人千口,萬人萬心,對幸福的理解可能有千種萬種。對一個普通人來講,幸福是物質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的愉悅;對一個殘障人士來講,幸福是健全的身體和強健的體格;對一個患者來講,幸福是傷病的痊愈;對一個身處險境的人來講,幸福是手機上突然出現的通訊信號或遠處傳來的至親摯友的呼喚……

  對一個家庭乃至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來講,讓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和風細雨般的幸福的吹拂與滋潤,都能在團結、友愛、民主、和諧的氛圍里幸福學習、幸福工作、幸福生活,這該是怎樣一種令人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愿景啊!

  武安市第十中學就是這樣一個好去處,一個能夠給所有人帶來幸福體驗和幸福享受的好去處。

  “我們將來面對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取決于我們今天教育孩子們的方式。只有讓孩子們在求學的時候感受到幸福,獲得追求幸福的能力,將來的社會才會是幸福的。”

  第十中學黨總支書記連軍強在外出講座時,不止一次向教育界同仁傳達這樣的教育理念。

  曾幾何時,在暴風雨中勇敢救助被困老人的十中學子杜奕萱,對幸福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校長的鼓勵和引領下,通過學校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不斷發現每個同學身上的閃光點,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更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只有多幫助別人,才能讓自己快樂,才能讓自己幸福!”

  在十中孩子們的心中,幸福就是“利他”,就是在“利他”過程中收獲的內心的無限滿足和愉悅!

連軍強與十中學子在一起

  努力培育學生自信的品格,是“幸福十中”建設的最亮底色和最低追求。

  很多孩子在進入十中之前,最不缺乏的可能就是來自家長的斥責或老師的“批評”。現實社會中,在很多人眼里,只要中考或高考成績不好,就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哪怕他(她)是一個有愛心、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人,哪怕他兼備誠實、善良、勇敢、謙卑的本色和品質。

  基于這種情況,近年來,十中結合學校和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先后推出兩個極具鼓勵性和針對性的舉措。

  首先,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通過設立“校園之星”,不斷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學生哪怕是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學校每周評選4至6名“校園之星”,包括“全能之星”“自律之星”“助人之星”“勞動之星”“學習之星”……對于獲得“校園之星”稱號的同學,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由校長親自頒發“校長特別獎”,并將合影制成精美的相冊送給孩子們珍藏。

  第二件事,學校組織精干教學力量,精心研發出具有十中特色的“校長作業”,其基本內容包括每天堅持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每天收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了解國家時政大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每學期精讀兩本語文老師指定的經典文學著作;主動參加假期社會實踐并寫出個人總結。

  就是這兩件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事,由于毫不動搖地堅持到今天,收到的效果令人信服更令人振奮。如今,爭做“校園之星”,認真做好“校長作業”,爭拿“校長特別獎”,已經成為每一位十中學子的神圣向往和自覺追求。

“校園之星”表彰大會

  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是學生收獲幸福的基礎保障。

  毋庸諱言,十中學生由于初中學段學習基礎差,入學成績都不理想。對此,連軍強經常向老師們闡述這樣一種觀點:只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有不斷探索和創新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合作探究、互動生成,更加民主、輕松、活潑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將“幸福十中”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基于此,十中把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堅定不移地放在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之上。通過數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并形成了以“精勤課堂教學模式”為代表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新成果,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強烈反響。

  “精勤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架構是:緊跟教師引導,勤自習→全方位多角度,勤思考→抓基礎穩步子,精訓練→鞏固自學成果,細強化。它的構建和實施,有效改變了過去教師“填鴨式”灌輸和學生“待哺式”接受的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幸福學習,成為十中課堂教學中一抹耀眼的風景。

  目前,以“精勤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十中集中精干教研力量,以特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引領,以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為目標,以特色的教學方案和基礎性教學課件為基礎,以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為保證,以特色的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為促進,正在努力打造一套更加符合學校具體教情和學情、具有鮮明武安十中標志的“特色教學體系”。

“精勤課堂”一角

  科學系統的目標指引,是學生走向幸福的最佳路徑。

  作為一名學生,其最大的幸福,應該是把心中的理想變成美好的現實。為了讓學生的幸福追求有方向、有目標、有動力,十中緊緊圍繞“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這一培養目標,精心為孩子們規劃走向幸福未來的路線圖并扎扎實實地“按圖索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年一體化”的德育教育體系。

  其中高一關鍵詞:規范、務實。主要培養學生做一名合格的十中人;高二關鍵詞:勤奮、激情。主要培養學生做一名優秀的十中人;高三關鍵詞:精準、高效。主要培養學生通過拼搏成為一名卓越的十中人,順利進入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

  在此基礎上,他們將軍訓、歌詠會、紅色研學、80華里遠足、誓師大會、成人禮、畢業典禮等高中三年的德育活動全部實現了課程化,并在活動課程中引領孩子們順著幸福的“指向標”迅速成長。

  學校開通了“名人名家進十中”系列講座,先后邀請知名校友、北京叢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晨,武安籍奧運健兒武中偉、車行,清華大學教授張浩等名人名家來到學校進行勵志講座,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奧運健兒武中偉、車行與十中學生交流

  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幸福無疑是空洞而飄渺的。優異的成績支撐,是學生收獲幸福的完美體現。

  為滿足新高考形勢需求,十中圍繞學生特質、學科體系、社會需求等三個基本點,科學構建出包括必修課、選修課、校本課、特色課在內的“四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如對學習英語存在困難的學生,學校設立了日語班和俄語班供他們選擇;再如對有特長愛好的學生,學校設有體育、美術、書法、聲樂、器樂、舞蹈、影視表演等特色專業課供其選擇。

  通過實行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個性化教育,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學習潛能和成功潛質,從而在快樂學習中不斷成長,盡情享受“幸福十中”建設帶來的愉悅和收獲。

  2022年高考,十中文化生強基上線人數較去年增長了四倍,本科上線率達到96.5%,均創歷史新高。藝體生本科上線924人,其中王鵬睿、王婭菲、張丹丹分別被上海大學、湘潭大學和揚州大學等國內名校錄取。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使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歡樂、幸福及對世界有樂觀感受的教師。”

  對此,連軍強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看法。他認為,建設“幸福十中”,一定要讓教師發自內心地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實踐證明,幸福教育的建構離不開教師的幸福,學生的幸福是以教師的幸福為前提的。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教育應當是讓教師體現生命價值的事業,學校應當是教師獲得幸福的家園。只有當教師感受到被愛時,才能把愛的關懷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連軍強說,幸福不能通過生硬的制度和冷冰冰的治理來實現,它需要在“潤物細無聲”中慢慢滲透,通過一處處溫潤而柔軟的改變,讓教職工從內心深處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溫暖,感受到幸福。

  從他到十中任職伊始,每個學期都會為老師們精心挑選有助于個人成長和感受幸福的書籍,引導大家認真閱讀。同時以開展讀書筆記評選和讀書報告會的形式,讓老師回歸讀書本業。老師們在認真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格局和修養,不斷感悟做一名十中教師真正的幸福源泉。

十中教師業余時間在圖書閱覽室“充電”

  近年來,十中還經常性地開展“教師讀書,學校買單”活動,每學期為每位教師提供一定數額的讀書專用資金,用于提高教職工讀書興趣,營造濃厚閱讀氛圍。學校還開設了教職工子女興趣班,依托學校自身的藝體教育優勢,免費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優質藝體培訓,解決了教職工的后顧之憂。學校還斥巨資打造高端健身房,鼓勵并提倡教職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健身鍛煉,塑造優美體型和健壯體格,提高幸福指數和自信指數。

  近年來,在刷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等方面,十中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通過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想方設法為教師學習和成長提供機會、搭建平臺。通過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青藍工程、教師讀書交流、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班主任經驗交流等活動,通過師徒結對子、老教師示范課、骨干教師優質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推門課、研討課等多種方式,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創造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多途徑、多方式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學校還通過教科研比賽,推介一批優秀教師參加省市和全國大賽,均取得不俗成績。

連軍強深入課堂聽評課

  教師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感受那種從職業中獲得的創造感、尊重感、藝術感與成就感。近年來,通過每年開展“女神節”“班主任節”、評選“最美教師”“最受歡迎教師”等活動,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和滿足。

  在郭在偉老師看來,作為一名十中教師,無疑是非常幸福的。她說:“在女神節那天,我們收到了學校贈送的鮮花。在我過生日那天,我第一時間收到了連校長發給我的祝福短信。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非常幸福。他讓我們的每一個節日都過得特別有儀式感,也特別有幸福感。”

  在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現場,無論是參會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隨著屏幕上播放的師生一起迎戰高考時的難忘瞬間,所有人都在認真尋找和體味著幸福的滋味。當畢業典禮快要結束時,每一位老師手捧學生敬獻的鮮花,現場所有同學一邊鞠躬感謝恩師,一邊高聲呼喊著“強哥,我愛你!”“老師,我愛你!”“十中,我愛你!”此情此景,令現場所有的人情不自禁、熱淚盈眶。

畢業典禮現場

  副校長徐海峰說:“當孩子們手捧鮮花向我們鞠躬告別的時候,我們都深切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神圣的職業成就感!”

  高三(一)班班主任申志華深情地說:“在十中當老師是幸福的,給這些懂事的孩子做班主任,我更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作為一所高中學校,十中教師工作強度大,非常辛苦。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工作至深夜,但在老師們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倦悔之意。

  “工作不是幸福,只有工作和學習帶來的愉悅感,才可能成為我們的幸福。”

  “物質性的東西,只是幸福的物質基礎,它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幸福本身。人只有在精神上具有充實感,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

考前心理減壓趣味活動

  如今的十中教師,在繁忙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人人都在用心用情充分體驗著“忙并快樂著”的獨特感受。大家比的不再是悠閑,而是充實;不再是索取,而是付出;不再是躺平,而是奉獻。

  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王維維老師把孩子放在教室外面,自己在教室里面給同學們講課;劉俊博老師的孩子病了,為了不耽誤課程,他讓生病的孩子躺在教室的桌子上,繼續為大家講課;疫情封校的一個月里,門外是親情,門內是責任。王鈺娟老師隔著校門安慰哭著要找媽媽的小女兒;還有很多的老師,他們連夜加班,不辭勞苦;他們帶病上課,不肯放棄一分一秒……

  他們說,付出是艱辛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幸福的感覺卻也時時伴隨著我們。尤其是當學生們走出心理陰影之時,尤其是當學習上的一個一個困難被化解之時,尤其是當他們考出好的成績之時……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覺得,應該是讓學生和教師感受到學習的幸福、發展的幸福、人生的幸福。一所好的學校,應該是一個能讓師生享受到教育幸福的樂園,而這個樂園,最終要建立在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之上!”

  這是連軍強對“幸福教育”本質的理解,更是他從教以來始終不渝的追求。

  連軍強說,一所學校,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態文化、管理文化、人文文化等一系列文化體系,便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校全體成員的思想和行為。而這種影響,又會促成學校全體成員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如果學校文化建設能夠沿循這一理念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那么這個學校就會產生強大的師生主體自覺和學校發展自覺,校長也就自然抵達到了幸福人生的彼岸。

高考壯行會連軍強與學生擊掌加油

  在連軍強的引領下,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推敲探究,“誠思勤勇”的十中校訓文化體系應運而生,并在不斷深化和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內化為全體師生的思想靈魂準則,外化為全體師生的自覺實踐和行動。

  誠者,忠誠,真誠,誠以養德也。“誠”字取于《禮記·中庸》“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忠誠,就是對信仰的忠誠,對事業的忠誠。真誠,就是真心實意,坦誠相待。以誠學習則無事不克,以誠立業則無業不興。

  思者,善思,反思,思以育智也。“思”字源自《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善思,指善于思考,積極思考。反思,指通過總結經驗,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善思可以成就思想,反思可以增長智慧。

  勤者,勤奮,勤懇,勤以修身也。“勤”字取于《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奮,意在自覺探索,不懈追求。勤懇,意在勤勞踏實,殷勤懇切。為師者要勤導善教,求學者要勤索善問。人生在勤,志達天下。

  勇者,勇力,勇敢,勇以健體也。“勇”字在《說文解字》里指“勇者,氣也。氣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氣乃至焉”。勇力,即體魄要強健,要有力量。勇敢,即思想要強大,要敢于突破,敢于創新。勇者無懼,勇攀高峰。

校訓石

  文化引領,一定是“一把手”身先士卒的榜樣示范。在連軍強看來,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高尚的人格,偉大的抱負,事業的修養,樂業的態度,創業的精神,本能的善良。凡此六者,缺一不可。唯此,學校才能實現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才能實現英才輩出,蔚為國光。

  鑒于此慮,他平時十分注重自身素質的歷練修養和個人表率作用的發揮。與同事過從,則坦率公正,友善互助,愛樂與共,甘苦共嘗;與學生相處,則含情脈脈,視同手足,無微不至,愛護備詳。在走廊間,在教室中,在花園里,在食堂大廳,在十中的每一個地方,同學們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會和同學們聊一聊最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態;他會到宿舍感受一下學生下課后的生活氛圍;他會走進食堂和學生一起共同進餐;他甚至會直接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和同學們一起聽課學習……久而久之,學生與他之間的“代溝”于不知不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成了每一位學生心中最為喜愛和信賴的“強哥”。

“校園歌手”大賽現場

  2020年元宵節,他利用3天時間,給1200名高三年級和500名初三年級學生分別發送了一條飽含深情的加油短信,并且每條短信都寫著孩子們的姓名;2021年元旦,他利用半個月時間,為2265個畢業班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張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明信片,每一張都有他親筆寫下的祝福語,并加蓋了一枚刻有“贏”字的紅章;2021年高三最后一節晚自習下課后,他組織所有班主任打開車燈,為學生們“照亮前程”;2022年6月8日晚自習下課后,他組織高三教師打開手機手電筒,播放鄭智化的《星星點燈》,祝愿所有學子前程似錦……

  這些充滿“儀式感”的活動,無不深深地鐫刻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里,成為他們終生難忘的激情澎湃的青春記憶和幸福回憶。

畢業典禮上師生同唱《啟程》

  如今的十中,美化提升后的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等建筑和葳蕤廊、芃芃亭、文會廣場等景致與“校訓石”相映成輝,校園文化景象煥然一新。學校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實現跨越式提升,中考成績連續六年取得全市同系列第一名。學校先后榮膺“武安市教體局實績考核突出單位”“武安市五一勞動獎狀”“邯鄲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校”“邯鄲市疫情防控先進集體”“河北省首批規范書寫實驗學校”等稱號,其教育教學改革事跡先后被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河北教育》《邯鄲日報》等新聞媒體和人民網、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刊登(發)報道。

  作為河北省骨干校長、河北師范大學特約名師、邯鄲市特級教師,近年來,連軍強先后獲得“河北省師德標兵”“河北省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河北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邯鄲市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武安市第八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武安市名校長”等榮譽。

  年初,武安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深入推進“三統籌三擴大四創建”活動暨“轉提比作”解放思想典型工作報告會,連軍強代表全市中小學校長精彩亮相并深情講述:如果說校長是一條小溪,那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如果說校長是一束陽光,那就要照亮前路,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為辦好讓黨放心、人民滿意、面向未來的教育,我們把擔當扛在肩上,把忠誠植于心中,這是武安校長向全市父老的莊嚴承諾!

十中畢業生栽種“畢業紀念松”

  同心同向同行謀發展,用心用力用情做教育,細致精致極致求跨越。當下的十中,呈現出健康、穩定、持續、繁榮的良性發展態勢,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和增強。面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武安十中將繼續聚焦“幸福教育”這一永恒的主題,以“誠思勤勇”校訓精神為引領,心無旁騖地為學生幸福發展奠強基,為教師專業發展鋪新路,為學校高品質發展建偉業,真正把十中打造成讓學生幸福、讓家長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區域性高中教育知名品牌。

  幸福十中,誠思勤勇!

  幸福十中,前程似錦!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亚洲性爱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