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關愛留守兒童是社會的共識。有這么一個人,她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關愛留守兒童這句話。她是一名平凡的女性,也是眾多留守兒童的媽媽,她叫王存華,是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的一名員工,也是“十分有愛”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的發起人。
2013年,濮陽市啟動黃河灘區扶貧開發五年攻堅行動,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結對幫扶了一個貧困村莊。有一次,王存華跟隨扶貧隊去村里調研,她隨身攜帶了20余本自己出版的書,準備送給喜歡看書的小朋友。正是那一次,她認識了一個特別喜歡聽故事的小姑娘張麗杰。張麗杰告訴她,自己的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一年多都沒回家了。“以前,媽媽在家的時候,每天晚上都給我講故事。現在,天天盼著也聽不到了。”張麗杰的話讓王存華心里特別難受,趕緊將她摟在懷里。
后來,在一戶戶的走訪調查中,王存華發現,除了個別貧困家庭,村里大多數孩子的吃穿用度都還不錯。只是,孩子的書包里,除了課本和練習冊,連一本課外讀物都沒有。問及家長,他們的回答是把課本讀好就行了,看那些閑書干啥。那一刻起,王存華心里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定要為這里的小朋友做些什么。”
王存華決定先從自己做起。于是,她自掏腰包從書店購買了500余本兒童圖書,在灘區選了5個小學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漸漸地,公司里越來越多的人被帶動起來。但是他們發現,這么撒胡椒面似的捐書存在牽扯太多精力、圖書破損、丟失嚴重等問題。要解決村里孩子閱讀難的問題,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建設固定的兒童圖書館。
然而,籌建圖書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周密的組織。上報公司后,這個想法得到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2013年11月, “十分有愛”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正式成立。“‘十分有愛’以十分錢也就是一毛錢為捐助單位,倡議公司員工每天捐一毛錢,奉獻十分愛,籌集到的款項全部用于建設‘十分有愛’童書館和開展親情關愛活動。”王存華表示。
幾年來,“十分有愛”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已建立了“統一品牌形象、統一童書館配置、統一志愿者培訓”的運作模式,志愿者由最初的十幾人擴展至500余人,童書館也由單一的提供課外閱讀擴展至陪孩子過節、拍全家福、安全培訓、心理輔導、結對幫扶等多項內容。此外,王存華還組織成立了“十分有愛”作家聯盟,作家們除了“每賣一本書捐一元錢”奉獻愛心,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鄉村小學開展讀書分享、義務支教活動。
截至目前,“十分有愛”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共募集愛心資金100余萬元,在全省建成“十分有愛”童書館19座;開展電力科普進鄉村、進校園活動300余場,開展 “為你圓夢”等親情關愛活動200余期,義務支教100余課時,惠及3萬余名留守兒童。如今,王存華和她的“十分有愛”留守兒童關愛中心仍在以一束束微光,繼續為那些需要關懷的孩子們點亮心靈之燈。(記者 李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