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十大民生系列——美麗鄉村篇】
鄉村振興提升濮陽農村“顏值”
全市已有“四美鄉村”188個 今年還要打造200個
天藍水碧樹綠,整潔的村莊環境,生產生活有機融合的田園風光,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的民居民舍,文化濃厚韻味十足的溫馨庭院……一到節假日,這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如今有著厚重黃河農耕文明的龍都新農村已然成為城里人心心向往的休閑勝地。
2019年年初以來,濮陽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全面扎實推進濮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和發力點,按照“環境整治為基、田園綠化為本、村莊美化為魂、庭院治理為韻”工作思路,濮陽市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鎮文化內涵,發展休閑農業。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已打造省級“四美鄉村”68個、市級“四美鄉村”120個,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在濮陽大地徐徐展開。
環境整治 讓村莊更優美
市農業農村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打造“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四美”要求,按照“三無一規范一眼凈”“通、凈、綠、亮、文”打造標準,連續打響了以“三清”整治、污水治理、閑置宅基地整理、戶廁改造提升、“四美鄉村”攻堅等為主要內容的春季百日攻堅、夏季百日攻堅、秋冬村莊清潔三大戰役;深入推進實施“三清一改”整治行動,徹底清理農村積存生產生活垃圾,增強農民群眾環保意識。
濮陽縣慶祖鎮后鄭寨村
目前,全市2984個行政村已全部納入整治范圍,其中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32個鄉鎮建設了垃圾中轉站,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得到規范,農村黑臭水體逐步消除。全市共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27.1萬戶,超額完成省定22萬戶任務;拆除閑置宅基地和廢舊農房11588間,建設“兩場五園”715處,打造了清豐縣高堡鄉時家莊村等一批特色游園村;南樂縣作為全國共106個“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之一,受到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通報表彰。全市農村普遍呈現出“村內及周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范有序,主次干道兩側環境干凈”的新景象。設施完善 讓生活更便捷
路順、橋通、廣場寬敞,學校、衛生室、超市樣樣齊全……抓住農村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這兩大基礎性問題,濮陽市捏指成拳,整合組織農業農村、文化、衛生、體育、交通等部門,建設項目2100個,投入資金4.2億元,大力完善農村水、電、氣、網、路、房等基礎設施和學校、衛生室、養老院、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農村醫療、養老、教育、就業等社會保障機制逐步健全,農民正逐步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370公里。加快實施農村公路通村入組工程,對762個自然村394公里通村組硬化路進行改造,全市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范縣、清豐縣順利通過全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驗收;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新解決20.2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丹江水”進農村工作推進順利,讓118萬群眾喝上了丹江水,清豐縣、南樂縣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201個行政村進行電網改造升級。
開發區皇甫辦馬辛莊村
此外,濮陽市農村新改建學校37所、幼兒園33所,農村教育硬件水平進一步提高。貧困鄉、村標準化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村衛生室基本實現全覆蓋,濮陽市被評為“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市”,全市71個鄉鎮敬老院、1137個農村幸福院進行完善提升;全市建成綜合服務中心2919個,除灘區遷建和城中村改造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了全覆蓋;建成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55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30個,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發展特色文化 讓生態更和美
整潔硬化的大街小巷,見縫植綠的綠化美化,獨特濃郁的文化風情、獨具韻味的村居民舍……這一切,都是濮陽市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濮陽市造林綠化工作成績顯著,全市新造林11.5萬畝,超額完成省定造林任務的174.5%,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3%,進一步擦亮了“國家森林城市”名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加強,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4.2%、79%,超額完成省定82%、68%的任務目標。
一直以來,濮陽市突出敬畏自然、留住鄉愁、傳承文化的觀念,積極挖掘村落歷史人文風貌,營造鄉風文明、民風良善的良好氛圍,正逐步把廣大農村變成城鄉居民的夢中故園、精神家園。濮陽縣慶祖鎮后鄭寨村,依托制香傳統產業實施村文共建,確保新村不失舊韻;清豐縣馬村鄉孟家村,挖掘孟子文化,就地取材,重修輕建,一磚一瓦都是文化符號,一草一木都有歷史記憶,處處體現農耕文化;臺前縣侯廟鎮許集村,村頭有苗圃,村內有菜園,打造了“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麗景觀。
今年濮陽市將打造200個“四美鄉村”示范村
今年,濮陽市將重點打造提升7個鄉村振興示范鄉鎮、200個“四美鄉村”示范村。其中,“四美鄉村”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應首當其沖地抓穩抓實。全市將按照村容整治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家庭和諧生活美、農民追求人生美的“四美”要求,對標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成功經驗,抓好頂層設計,完善創建機制,以鄉村旅游帶動農村三產融合,以生態建設促進農村新型業態發展,以脫貧攻堅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開發區王助鎮馮寨村
開發區王助鎮馮寨村
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四美鄉村”創建工作擺在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四美鄉村”創建工作,由局領導掛帥,聯合相關單位加強政策研究、綜合協調、指標制定和技術指導等工作,按照中央、省統一部署,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調動和鼓勵他們積極開展創建活動,把工作落到實處。
臺前縣侯廟鎮許集村
創新工作機制。堅持從實際出發,圍繞“四美鄉村”創建,深入調研分析新情況,科學把握新特點,創造性提出新思路,明確工作著力點;充分尊重基層和農民的首創精神,積極探索推進“美麗鄉村”創建的新途徑;創新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支持和參與創建活動,努力使“美麗鄉村”的創建理念融入并成為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形成“政府指導、目標引導、鄉村主體、科技幫扶、項目帶動、多方參與”的工作機制,凝聚強大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四美鄉村”創建活動的深入實施。
抓好創建試點。在創建推進過程中,充分整合現有各類項目、資金、人才、技術資源,引導各方力量、多種資源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及時總結交流經驗,發現典型,樹立不同模式的創建樣板,充分發揮典型和樣板的示范帶動作用,放大“四美鄉村”創建活動的效應。今年7個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和200個“四美鄉村”示范村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高標高質開展創建活動。
加大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四美鄉村”創建的重要意義,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通過聘請形象大使、制作公益廣告、發布白皮書、出版宣傳雜志等方式,擴大“四美鄉村”創建活動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張貼宣傳貼畫、發放明白紙等喜聞樂見的形式,發動農民群眾,調動農民群眾建設的積極性,讓“四美鄉村”創建成為農民的內生需求和自覺行動。對在創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創建活動扎實深入開展。記者 蔣文 通訊員 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