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趙玉甫充分發揮黨員“領頭雁”作用,帶領全村村民大力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從27座大棚發展到如今的650座大棚,占地1100余畝,其中300棚“黑皮雞樅菌”成為全國最大的“黑皮雞樅菌”生產基地。基地帶動周邊村275戶貧困戶、852人實現穩定脫貧,其中161戶貧困戶包棚創業,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2017年底,趙家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發展脫貧產業,改變貧窮面貌
昔日的趙家村基礎設施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作為村支書,趙玉甫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群眾拔出“窮根”,過上好日子。
一是黨員幫,群眾干,闖出一條致富路。2017年,清豐縣委、縣政府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產業扶貧工程。趙玉甫緊抓機遇,帶領村兩委干部動員群眾籌建食用菌基地,選定27個有發展意愿的貧困戶,27名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27座大棚在趙家村拔地而起,成為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先行軍”,與河南龍豐實業公司合作,統一出菇銷售,菌菇種得好、賣得出,戶均增收1.5萬余元。
二是拉鏈條,保利潤,大力發展深加工。經過2年多的發展,趙家食用菌基地650座大棚,規模的擴大導致菌包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為降低菌包成本,解決資金難題,趙玉甫協調引進“譽豐菌業公司”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日產4萬包的菌包加工廠,每年可節約成本500余萬元。為解決菌菇集中上市導致的銷路不暢、價格低迷等難題,他從產品深加工著手,籌措資金建設了1500㎡的冷庫和烘干房,通過冷藏保鮮、熱風烘干、腌制加工等,每年可增收300余萬元。
三是擴渠道,化風險,提高產品附加值。為增強貧困戶的抗風險能力,拓寬食用菌銷售渠道,趙玉甫積極探索“互聯網+食用菌”銷售模式。2018年引進“大地密碼電子商務公司”,與京東、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開展合作,并成功上線“中國社會扶貧網”。產品平均日銷8000余單,高峰時達3萬單,銷售額高達90余萬元。電商銷售的迅速發展帶動了50余名貧困戶實現就業,月工資達2000元以上。
創新帶貧模式,擴大帶貧效果
為加強貧困戶與食用菌產業的利益聯結,趙玉甫帶領村兩委和黨員干部,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針對貧困戶不同情況,探索創新四種帶貧模式。
一是“出錢又出力”的“包棚創業”模式。針對有勞動能力和種植意愿的貧困戶,動員其利用到戶增收資金或小額貼息貸款購買菌包,自主管理,基地免費提供大棚及水電設施;合作社負責提供菌種、技術,并承諾后期回收,保證做到種植零風險。
二是“出錢不出力”的“菌包托管”模式。針對符合扶貧貸款條件、不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動員其加入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利用到戶增收資金或小額貼息貸款購買菌包托管給合作社種植,合作社每月給貧困戶分紅500元。
三是“出力不出錢”的“勞務承包”模式。針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將食用菌大棚承包給貧困戶,合作社負責生產投入,貧困戶負責棚內摘菇、削根、分級等勞動,按照出菇數量確定勞務收入。
四是“不出錢不出力”的“互助救濟”模式。針對年老體衰、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五保、孤寡老人等貧困戶,由合作社和商戶拿出部分利潤臨時救助,每戶每月可得到300元的救濟,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心系貧困群眾,創造幸福生活
趙玉甫帶領村兩委班子立足自身優勢,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為目標,科學規劃發展藍圖,著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一輪發展。
一是關心群眾冷暖。趙玉甫放棄醫藥生意擔任支部書記已有12年,他牢記“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一心為群眾謀福利,介紹村民到附近的商砼站、家居博覽中心工作,其中包括5名貧困人口。他遍訪村內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對每一戶精準施策。老黨員貧困戶張喜竹身患高血壓、糖尿病,雙目失明,老伴趙永秀患胃癌,兒子因車禍喪失勞動力,趙玉甫動員其兒媳閆彩玲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幫其買菌種、找銷路,人手不夠時幫他們下棚干活,大大激發閆彩玲的干勁,第一年就掙了1萬多元,如今閆彩玲已有4座大棚,年收入12萬多元,脫貧走上了致富路。
二是建設美麗鄉村。近年來,趙玉甫積極爭取上級資金470萬元,打造美麗鄉村,提升人居環境,建設約8900㎡的開放式游園廣場,開鑿約8000㎡的人工湖等。現在的趙家村道路通暢,環境優美,街道和游園成為群眾休閑的好去處,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趙家村先后獲得省級衛生村、市級文明村、市級五好黨支部、市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并被確定為“清豐縣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村”。
三是發展特色旅游。趙家村毗鄰濮陽市區,趙玉甫利用地理優勢打造食用菌文化,做好食用菌的“賞、采、食、購”文章,探索開發菌類旅游商品,建設“學生實踐基地”和“食用菌博物館”,吸引游人慕名到趙家村觀光。目前,他正在與村兩委謀劃建設趙家村鄉村旅游基地,道路兩旁發展特色采摘,廢棄坑塘改造成游園和人工湖,建設“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庚茂、省長陳潤兒、省政協主席劉偉等領導相繼到趙家村調研指導,南蘇丹、韓國等農業專家到趙家村考察學習,對趙家村的發展和脫貧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趙玉甫和全村的父老鄉親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他們堅信一定能夠早日實現鄉村振興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