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濮陽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規格的全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壓推進會,市四大班子領導,各縣區,各局委主要負責人悉數到場,這場嚴肅,團結,奮進的大會標志著濮陽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吹響了總攻的沖鋒號。
可以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對濮陽市而言,除了三大攻堅戰,疫情防控,六穩六保等核心工作之外,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是濮陽城市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也是考驗一座城市凝聚力,戰斗力,向心力的關鍵時刻。
眾所周知,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和4年的強力攻堅,2015年2月,我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這塊含金量巨大的城市招牌,不僅塑造了濮陽市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投資發展環境、增強了城市綜合競爭力,最關鍵的是已經成為濮陽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雙提升的重要指標。
筆者認為,濮陽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僅是為了拿一塊牌子、爭一個榮譽,而是通過爭創,推進經濟發展、優化城市環境、提高文化品位、增強城市凝聚力、實現濮陽高質量發展,造福人民群眾。
很多人問文明城市創建到底和老百姓有啥關系呢?簡單的舉個例子,比如濮陽市城區的河道治理,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道路交通提升,城市綠化,社區綜合治理,城市水系,中小學生的文明素養,文明志愿服務等等,這些都是文明城市考核的范疇。可以說文明城市這塊牌子的背后是一攬子的民生福利,絕對不是虛無縹緲的榮譽,而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換句話說,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生活品質。這不是政績工程,也不是面子工程,這是一場誠意十足的民生大禮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文明城市創建涉及各領域、各方面,是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創城工作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是一場全員參與的合力攻堅。誰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掉鏈子,不作為,胡作為,亂作為,誰就是城市的罪人,誰就是人民的公敵。
文明城市創建,是全市人民的大事。文明城市創建并不是政府部門的“獨角戲”。廣大市民才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主力軍,每位市民都應時刻把自己當作文明城市的“代言人”和“風景線”,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不斷提升自身文明素養,爭做創城的參與者、實踐者、引領者,以個體文明素養提升帶動整體文明程度提升。
作為普通濮陽市民,我們應該從禮讓斑馬線、排隊上下車、不亂扔雜物,文明養犬等細節小事入手,從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網等日常行為入手,引導人們養成文明習慣的行動自覺。我們更要弘揚好人精神、志愿精神,傳遞正能量,讓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文明城市創建,拼到最后,拼的是落實。因此,文明城市創建還要敢動“真刀真槍”。
筆者需要提示的是:在創建過程中一定要警惕表面功夫,形式主義和各種明目的一刀切,要尊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搞花架子,不搞假大空,把錢花在刀刃上,把任務落實到每個人。通過舞好督導問責、考核獎懲的“指揮棒”,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到實處。
文明城市創建,是責任、是使命、是擔當,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文明城市創建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每一個濮陽人要懷著“干就要干成,干就要干好”的信心、決心、恒心,同心同德、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留住濮陽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讓城市越來越美好,讓人民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