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別名帝丘、澶州、東郡、楚丘,地處河南省東北部,因位于濮水北側而得名。
全市屬黃河沖積平原區,地貌特征為平地、崗洼、沙丘和溝河相間,其中平地占總面積的比例約為70%。
濮陽總面積約426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1萬,市轄1區5縣,分別是華龍區、濮陽縣、清豐縣、南樂縣、范縣和臺前縣。
華龍區,地處濮陽市中部,原名為濮陽市市區,因濮陽市曾出土蚌塑龍形圖案而別稱“龍鄉”得名。
華龍區是濮陽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區總面積約2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7萬,海拔最高處為569米。民間藝術--東北莊雜技,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濮陽縣,地處濮陽市南部,因位于濮水之陽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145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14萬。縣內景點主要有瑕丘古跡和張揮公園等。
清豐縣,別名頓丘,位于濮陽市城區北部,因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而得名,也是我國唯一以孝子之名命名的縣。
全縣總面積約86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3萬。主要景點有疊翠園、廉園、南園和中華孝道文化園等。
南樂縣,是造字始祖倉頡的故里,地處濮陽市北端,因公元916年,為避人名諱,新縣治所在舊昌樂縣治所之南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62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6萬。名優特產主要有元村豆腐干、雞窩燒餅、南樂壯饃、雞蛋布袋、西邵紅杏和福堪燒雞等。
范縣,位于濮陽市東部,因境內有范水流經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61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7萬。主要景點有毛樓生態旅游區、鄭板橋紀念館、中原萬畝荷花園和范縣民俗博物館等。
臺前縣,位于濮陽市東端,因境內有鳳凰山,又名南臺子,因縣城建在南臺子前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45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1萬。主要景點有孫口將軍渡黃河游覽區、古賢橋、八里廟治黃碑刻和晉王城遺址等。
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濮陽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