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王國生8月22日蒞濮調研時強調,濮陽市因油而建、因油而興,要關心支持油田發展,持續為中原油田創造優良環境,支持油田轉型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益、可持續發展。
1975年9月,隨著濮參1井高產油氣流的噴發,中原油田在華北大地誕生。1983年9月,為支援油田勘探開發建設,同時助推發展地方經濟,國務院批準成立濮陽市。濮陽,因油而建,因油而興,如果說它的騰飛需要一雙翅膀,那么中原油田無疑就是這雙承載著龍都人民希望和夢想的堅實而又豐滿的羽翼。
2020年9月7日,是中原油田45歲生日。在這個重要歷史時刻到來之前的8月22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專程來到中原油田,了解油田生產、企業發展情況,看望油田干部職工,并與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進行視頻連線,共敘油地真摯友情,謀劃新形勢下油地深化合作、融合發展……
一石激起千層浪。王國生在中原油田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在油田上下引起強烈反響,令數萬油田干部職工備受鼓舞。大家表示,有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濮陽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支持,轉型發展中的中原油田一定能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機遇,挖掘自身潛力,依靠改革創新走出新路子,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做出貢獻。
戰略合作 融合發展
“油田和濮陽市一直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息息相關,誰也離不開誰。”中原油田油地工作部經理李曉倩說,近40年來,油田與濮陽市和合共生、同心同德,互促共進、融合發展,不斷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既謀求雙贏,又瞄準常贏、長贏,在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和諧建設等方面展開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形成了互利共贏、和諧共建的良好發展局面。
油地雙方著眼大局、整體謀劃,建立了油地高層領導定期溝通機制和項目化運行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促進油地戰略合作、融合發展制度化。油田持續鞏固油地高層互動、分級負責、定期聯絡的對外協調大格局,暢通油地聯絡渠道,通過定期電話聯絡、走訪、區域油地關系分析會等聯絡機制,主動加強與相關市、縣、鄉三級政府的協調溝通,增進油地互信,持續鞏固油地關系和諧穩定。
“油田對濮陽市貢獻的不僅僅是稅收。從1981年起,油田就多次在濮陽市大量招工,解決了當地很多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濮陽市還依托油田的油氣資源,先后建設了煉油廠、化肥廠等一大批石油化工企業,地方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展。”李曉倩說。
2018年,油田與華龍區、開發區密切溝通,促成油田與各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推進會召開,進一步建立完善了良好的油地合作關系。依托良好的油地關系,油田油地工作部主動加強溝通,促進油地深度融合發展,為油田重點工作快速推進充當“先鋒官”。在“四供一業”分離移交方面,始終強化與濮陽市政府的協商對接,積極爭取對方對油田社會化移交、不動產登記等重點工作的支持,營造了“四供一業”移交良好的油地環境,為該項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提起多年來地方政府反哺油田的事例,濮城采油廠采油管理一區經理時小龍如數家珍:油地雙方以油地區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作機制為平臺,創新油地勤務模式,推行公安治保“一體化”協作辦公,形成了政府主導、警企聯動、全員參與的打擊整治合力,攻克了一大批油區治安頑疾。為給油田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我市提出了要強化“三種意識”:強化油田建市、油田興市、油田強市的意識,強化油地一家、油地共榮的意識,強化地方支持油田、服務油田、反哺油田的意識。
本著互惠共贏的原則,油地雙方共同謀劃提升城市品位。油田與我市攜手共同對中原市場、商貿中心進行片區重建改造,既消除了該區域原有的“臟亂差”現象,又改善提升了城市環境,為城市發展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油田發展需要,油地共同建立“人才流動工作站”,地方政府把油田促進就業工作納入統一規劃,出臺專項政策,為油田再就業工作提供優質服務和有力保障。另外,地方政府以財稅政策為導向,適時對油田出臺財稅優惠政策,實行多項優惠項目,營造企業健康發展環境。
油地攜手 華麗轉型
近年來,隨著東濮凹陷油氣產量逐年下滑,儲量接替嚴重不足,中原油田面臨著油少人多、工作量不足等重重困難。同呼吸、共命運的油地雙方需要面對同一個課題——轉型。
中原油田企業管理部經理劉興說,從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中原油田就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憑借技術、裝備、人才優勢搶灘國內外石油市場。如今,中原石油人隊伍不僅遍及國內各個油田,還成功立足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哈薩克斯坦、文萊等國家,四川普光、內蒙古探區等正成為中原油田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大力調結構、促轉型,想辦法、探路子,積極應對復雜局面,持續增強內生動力。
作為國有企業,中原油田秉持“共同發展不分割、擔當責任不含糊、助推地方不懈怠”的理念,以“身在濮陽、建設濮陽、發展濮陽、奉獻濮陽”的主人翁姿態,積極融入濮陽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努力發揮自身優勢,攜手濮陽市共同開創振興濮陽、發展油田的新局面。
自2019年12月中旬起,位于中原油田腹地的文23儲氣庫,以一天300萬立方米的氣量,將清潔優質的天然氣源源不斷供給華北地區的千家萬戶。
“中原油田經過40多年的開發,在適建儲氣庫領域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中原油田和濮陽市位于華北腹地,可輻射長三角和華中地區,緊靠天然氣消費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周邊國家干線管網密集、完善,適合承擔季節調峰及應急供氣任務,在市場競爭中優勢明顯。”中原油田副總地質師、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院長耿師江說,為加快中原油田和濮陽市的轉型發展,結合中國石化天然氣大發展的需求,基于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原油田的前期研究成果,中原油田加快中原儲氣庫群建設的步伐,統籌謀劃,分步實施,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大華北地區百億立方米規模國家級地下儲氣庫調峰中心。
“經過評價,中原油田氣藏型儲氣庫,預計到‘十五五’末可建成規模效益可觀的儲氣庫群。這對油地雙方的轉型發展將提供非常大的源動力,整個河南都會因此受益。”耿師江信心滿滿地表示。
中原油田相關專家認為,通過文96、文23兩座儲氣庫生產運行管理,亦可同步完善從儲氣庫建設到生產運行的全產業鏈技術和管理所需的人才體系儲備,利用好國家發布的鼓勵政策,依托周邊豐富氣源,包括西氣東輸系統、榆濟輸氣管道、鄂安滄管道等,進一步發揮儲氣庫整體效能,充分發揮好儲氣庫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將其建設打造為一流民生保障工程,為油地雙方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增添重量級砝碼。
中原油田積極統籌油氣資源,保障豐利石化和油區內鄉鎮企業原料及燃料供應,支持地方工業化建設。同時,還有效利用現有油氣資源和管道油,與濮陽市相關部門聯手對日—濮—洛管道進行研究論證,確定合適的原油需求量和適宜的加工工藝路線,延伸產業鏈條,助力形成產業鏈完整的化工產業集群,并協助市化工企業利用中國石化化工產品銷售平臺開展材料采購,助推濮陽新型化工基地可持續發展。
中原油田天然氣產銷廠柳屯輸氣管理區黨支部書記岳耀仲認為,油地融合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和形勢,作為資源型城市,油地雙方轉型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但雙方只要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信心決心,認真謀發展、踏實干事業,一定能突破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可持續轉型發展。
中原油田安全環保部綜合管理科科長華靜宇表示,將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機遇,筑牢安全生產底線,持續優化生產結構,實施綠色生產,強化風險管控,建立安全環保長效機制,堅定不移走安全綠色發展之路。同時,將積極借鑒豫南部分城市轉型發展的經驗做法,持續拓展油地協同發展新空間,探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油地協同發展的后勁和活力,攜手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好路子。
(記者 賀德敬 通訊員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