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秋冬季疫情防控準備工作基本到位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累計篩查發熱病人12.57萬人次;冷鏈食品和環境監測累計采樣3540批,其中冷鏈食品及包裝993批、環境1420批、從業人員1127人次,結果均為陰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15家,其中市級醫院7家、縣級醫院5家、疾控機構3家,日常規檢測量6164人份,應急狀態下最大檢測量可達11500人份;全市儲備集中隔離場所20個,用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房間1122間;全市有定點醫院6家(市級1家、縣級5家),床位總數1700張,ICU床位47張;市級后備定點醫院2家,床位總數2200張,ICU床位24張;縣(區)級后備定點醫院4家,床位總數1246張,ICU床位27張。
10月26日,記者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獲悉,進入秋冬季以來,我市認真落實中央、省關于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樹牢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進一步整合力量、夯實責任、細化措施、強化落實,在“科學、精準、有序、高效”上下功夫,聚焦健全組織體系、強化預警監測、精準科學管控、提高醫療救治能力等重點環節,著力發現問題和推動問題解決。目前,全市秋冬季疫情防控準備工作已基本到位,截至10月26日,已連續255天無新增確診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全面貫徹中央、省決策部署,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及早著手,迅速行動,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舉措,最嚴格的要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經過全市上下艱苦努力,我市確診病例控制在17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防控效果居全省省轄市第2位。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以來,我市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應對舉措,把重點放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上來,建立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北京、大連、烏魯木齊、青島等地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精準有效應對,加密加細加嚴防控措施,及時守住了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局面。
進入秋冬季,國際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我市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行之有效的指揮體系,壓實“四方”責任,持續強化督導檢查。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醫療機構哨點監測。截至目前,各級醫療機構累計篩查發熱病人12.57萬人次。加強冷鏈食品和環境監測。截至目前,累計采樣3540批,其中冷鏈食品及包裝993批、環境1420批、從業人員1127人次,結果均為陰性。加強重點部位重點人員監測,落實“四早”措施。強化重點防控,對入濮重點人員實行閉環管理,對重點場所實行分類管理,對大型活動實行分級管理。強化醫院感染控制,嚴防疫情輸入。強化能力建設,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15家,其中市級醫院7家、縣級醫院5家、疾控機構3家,日常規檢測量6164人份,應急狀態下最大檢測量可達11500人份;加強隔離場所儲備,全市儲備集中隔離場所20個,用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房間1122間;加強應急物資儲備,提高流調能力和醫療救治能力。目前,全市有定點醫院6家(市級1家、縣級5家),床位總數1700張,ICU床位47張;市級后備定點醫院2家,床位總數2200張,ICU床位24張;縣(區)級后備定點醫院4家,床位總數1246張,ICU床位27張。
同時,我市強化項目建設,精心謀劃“十四五”期間衛生健康領域重點項目。目前,已有6大類55個項目進入國家重點項目庫,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新增床位3926張,總投資45.01億元,擬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31.48億元;99個衛生健康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8.61億元,其中抗疫特別國債1.07億元、專項債券2.0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7099萬元。
我市將進一步強化“四方”責任,確保每項工作、每個環節落實到位;抓好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入濮人員等重點人員疫情防控,抓好醫院感染管理、集中隔離點管理、冷鏈食品管控、社會面防控等重點工作;加強監測預警,提高醫療救治能力,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強化應急儲備,確保出現突發疫情能及時有效應對;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防護能力,切實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堅決守住濮陽不發生本地新發疫情的底線。
(記者 王瑩)
來源:濮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