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華龍區2020年第三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現場隆重舉行。
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是紅星美凱龍商業綜合體的3個子項目之一,也是華龍區今年實施的31個服務業項目之一。紅星美凱龍是市區兩級落地的重點招商項目,也是2018年全市十大優秀招商項目,目前已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庫。3個子項目分別對應1種業態,其中,投資6.8億元的全球家居生活廣場現已建成運營,年營業額達1.5億元,帶動就業1200人;投資15億元的星藝佳博覽中心已進入地上施工;投資8.2 億元的愛琴海購物公園所有拆遷已完成,正式開工建設。
紅星美凱龍集團是國內經營面積最大、商場數量最多的一線知名企業。布局3種業態是該集團在全國眾多城市中的唯一一個,項目建成后勢必會進一步拉動豫魯冀交匯區的商貿服務業發展,更加凸顯濮陽在三省交匯處的輻射引領地位。該項目位居特色商業區的核心區域,項目用地是華龍區多年未完成的拆遷硬骨頭,由于歷史原因,情況復雜、矛盾交織,成為城市拆遷中的重癥頑疾,也可以說是我們城市創建與管理中的痛點、特色商業區發展的堵點。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委區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成立高規格專班推進拆遷工作,區委書記劉洪浩制定方案,區長丁國梁一線指揮,區委常委、副區長全力配合推進,極大地調動了相關鄉辦、部門和東白倉村兩委的積極性,也贏得了群眾的配合與支持。全區上下精誠團結、合力攻堅,在國慶節前夕實現了3個項目所有用地的拆遷清表,一舉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徹底解決了積壓20多年的遺留問題。
通過拆遷,廣大干部錘煉了作風、提升了本領,更進一步提振了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隨著恒豐中央廣場的建成運營,恒豐綠地廣場的建設接近尾聲,特色商業區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下一步,我們將在做好項目建設服務的基礎上,再努力招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使特色商業區按照新規劃,站在新起點,步入新征程;奮戰四季度,晉位四星級,進入全省前20,創成商務中心區,進一步提升濮陽的城市品位和靚麗形象。
相關鏈接:
6月3日深夜11:00,隨著最后一戶的同意,愛琴海項目涉及“小白倉”土地上的附屬物全部完成拆遷清表,為企業盡早進地開工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
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是省控重點項目,計劃投資8.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6.7萬㎡。是集運動、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全天候的生活廣場,將公園式的休閑、購物、空間美學完美融合,打造都市的假日中心。
該項目所在地塊俗稱“小白倉”,是1996年修建黃河路時將需要拆遷的住戶臨時安置此地,涉及65戶,時間跨度長,心理預期高,情況較為復雜,成為濮陽市20多年來未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小白倉”啟動拆遷以來,華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中原辦精密部署、精心組織、精準發力,“小白倉”65戶群眾實現和諧拆遷。特別是5月20日項目集中攻堅以來,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等困難,經過15天的戮力攻堅,圓滿完成了剩余8戶的拆遷任務,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是中原辦黨員干部和東白倉村兩委班子不舍晝夜的付出。
為了不影響項目正常開工建設,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區委、區政府要求加快拆遷速度,保證項目開工建設。要在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工作如何開展?如何有效推進?有什么保障措施?這是拆遷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
面對困難,華龍區樹立必勝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成立以區委副書記為指揮長,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為副指揮長的拆遷指揮部。
指揮部每日早會聽取各工作組進展情況匯報,分析研判拆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對當日工作重點進行安排部署。
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探索實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區國土資源局、區城市管理局等區直部門主動下沉一線,由辦事處統一調遣,按照各自職能,助力攻堅任務完成。
面對拆遷這個“天下第一難”,中原辦黨員干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勢,跳進矛盾旋渦,擔險、擔壓、擔責、擔屈,發揚敢打必勝、一往無前的精神,咬鋼嚼鐵、滾石上山,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挑戰不可能、突破不現實,確保了一戶不落全面完成拆遷。
在拆遷推進中,面對“硬骨頭中的硬骨頭”,中原辦用“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沒困難”的干勁、拼勁,一戶一策做工作,一絲一扣解“疙瘩”,科級干部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主動簽字承諾擔保,涌現出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黨工委書記程善華、主任康濤每天在拆遷現場,和村組干部一起商量對策,帶領工作組重點突破,強力推進,常常熬夜到凌晨。紀工委書記翟紅濤為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將孩子由公立轉入寄宿制學校。副主任張培澤早餐會后去輸液,輸完之后一如既往的奔赴在一線做群眾工作,指揮拆遷工作。二級主任科員管慶磊妻子腿受傷生活不能自理依舊奔赴在一線。政法委員林江紅不顧自己身患高血壓,三次請戰,分包最難戶。
讓黨旗在拆遷現場高高飄揚。東白倉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拆遷臨時黨支部,吸收辦事處包村干部、村兩委班子及村內黨員,成立8個工作組,分包到戶、分包到人,分解任務,細化責任。中原辦黨政主要負責人、包村干部、城管執法人員、東白倉村“兩委”班子、村內黨員等,團結協作,通力配合,持續奮戰,晝夜盯守拆遷現場,做通一戶立即拆遷一戶。
東白倉村“兩委”班子率先垂范,站位全局,主動抵押自家宅基;8個工作組忍辱負重,不分晝夜,主動走近拆遷戶、感化拆遷戶,村委書記谷令春讓出自己的宅基給村民作為安置房,村長王華愛人腳受傷,孩子年幼無人照顧,但依舊奮戰在一線。黨員干部日夜辛苦的身影,深深感動了拆遷戶,他們用真情實意的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拆遷群眾由不信任、不支持,變成理解和配合,實現了依法拆遷、和諧拆遷。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愛琴海項目“小白倉”拆遷,拆出了東白倉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拆出了中原辦黨員干部精氣神,拆出了華龍區城市建設新形象,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著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落地生根,曾經的臟亂差的“小白倉”將成為歷史!一個美好的新目標引領我們開創新的事業,一座充滿活力的華龍區正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