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隨著濟鄭高鐵清豐特大橋最后一塊無砟軌道板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完成,標志著濟鄭高鐵濮陽至省界段的無砟軌道施工全面完成,為后續鋪軌作業、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4日,濟鄭高鐵清豐特大橋最后一塊無砟軌道板鋪設完成。記者 高崟人 攝
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濟鄭高鐵濮陽至省界段PJSG-I標,正線長19.975公里,全線需要鋪設7388塊無砟軌道板,全部采用中國自主研發并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CRTSIII型無砟軌道技術。據中鐵上海工程局濟鄭高鐵濮陽至省界段PJSG-I標副經理王雷介紹,CRTSIII型無砟軌道主要由預制軌道板、自密實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間隔離層和鋼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組成,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耐久性好、施工便捷、工效相對較高和經濟優勢明顯等優點,是確保高速鐵路安全平穩的關鍵建造技術之一。
為確保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完成無砟軌道施工,自2023年2月復工以來,項目部科學組織、精心安排,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有效確保了6個作業面同時施工,并先后克服施工組織難度大、不良天氣頻發等不利因素影響,僅用不足150天時間順利完成了無砟軌道施工任務。
據悉,濟鄭高鐵是我國高速鐵路網重要組成部分,是連通京滬、京九、京廣等南北高鐵大動脈的重要通道。項目全線貫通后,將成為中原城市群與山東半島城市群間的快速客運通道,鄭州至濟南通行時間將縮短至1.5小時,對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便利群眾出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