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記者走進范縣高碼頭鎮牛樓村,只見一排排院落整齊劃一、一條條村道寬闊整潔,特別是每家每戶房前屋后種植的棗樹、柿子樹及豆角、辣椒等果蔬長勢喜人,格外引人注目。
牛樓村位于高碼頭鎮政府駐地西北兩公里處,共有125戶530人,耕地面積912畝。近年來,該村依托自身優勢,結合土地流轉政策,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種植產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新路子。該村先后榮獲經濟發展先進村、縣級黨建帶動紅旗村、全面工作先進村、魅力村鎮紅旗村、基層黨建紅旗村等榮譽稱號。
“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在鎮黨委的統一指導下,牛樓村黨支部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黨員干部按照網格化管理機制下沉到戶,示范帶動廣大農戶發展庭院經濟,讓村內房前屋后的資源“活”起來。
在發展庭院經濟中,牛樓村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制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戶一策”的庭院經濟發展規劃,以庭院資源為依托,在庭院內外、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村周圍等處,按照“宜果則果、宜菜則菜”的原則,種植了桃樹、梨樹、棗樹、柿子樹,以及香蔥、大蒜等各類果蔬。
牛樓村黨支部書記牛茂福介紹,目前,全村庭院經濟建設共清理、平整空閑宅基地和村頭荒地70余畝,清理殘垣斷壁300余米,編扎籬笆1000余米,種植各類果樹1200余棵,打造菜園42處、果園30余畝。更重要的是,庭院經濟在扮靚和美鄉村的同時,還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錢袋子”,一個經濟效益好、觀賞效果強、資源利用率高的庭院經濟示范村即將煥發新氣象。
村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設也不能落下。牛樓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大舞臺、農家書屋等文化陣地為依托,圍繞“深化移風易俗、培樹文明新風、弘揚社會正氣”,按照“文明幸福星”創建要求,通過支部推進、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等方式,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根據群眾意愿定期開展太極拳、廣場舞、扭秧歌、傳統戲曲、拔河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同時,持續開展好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好鄰居等“五好”評選活動,讓孝善敬老成為一種風氣,讓“遠親不如近鄰”等思想深入人心,讓群眾感受到“創星”“追星”的氛圍,全面提升群眾素質和幸福指數。
“我們將把‘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深化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認識上再提高、措施上再發力,以‘創則必成’的決心,集中力量、鉚足干勁,確保創出新局面、建出新成效,成功摘取‘五星’支部桂冠。”談起今年的創建目標,牛茂福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