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田園里,夢里是老家。
11月8日,行走在濮陽縣渠村鄉葉莊村干凈整潔的街道上,路邊的花壇里,粉紅色的月季花散發著淡淡芬芳,整個村莊在初冬的暖陽下顯得格外溫馨。
在不久前成立的葉莊村“鄉里中心”,呈現出一番熱鬧的場景:
“各位家人們,我手中拿的是我們黃河岸邊大閔城村的紅薯粉條,我們的粉條晶瑩剔透、軟滑筋道,冬天來一碗豬肉白菜燉粉條,美得很嘞……”在“鄉里中心”的電商直播間,渠村鄉網紅“大玲姐”正通過手機向粉絲推介當地土特產。
“平時剪頭發得跑到集鎮上,我腿腳不好,出門也不方便,咱們志愿者搞的免費理發活動真的是太好、太方便了!”在“鄉里中心”開展的義務理發志愿服務活動中,剛享受完免費理發的張蘭英老人一邊說著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與義務理發攤位一樣受群眾歡迎的還有渠村鄉衛生院的義診團隊。醫生通過把脈、免費測血糖、量血壓等方式,耐心接診每位村民,將便捷的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今年以來,渠村鄉主動創新,以“四聚四促”為抓手,完善拓展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在葉莊村探索打造“一核多元、一體多能”的全市首家村級“鄉里中心”。
“我老母親90多歲了,腿腳不方便,前段時間‘鄉里中心’服務人員上門服務,為老人拍照、登記信息,讓她能及時領取養老金,感覺可暖心了。”一位來“鄉里中心”辦事的村民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鄉里中心”是集志愿服務、物流快遞、技能培訓、歇腳充電等于一體的開放式綜合服務中心,讓群眾享受各種便捷服務。
除此之外,孩子們可以在“鄉里中心”的兒童樂園里盡情玩耍各種益智游戲,村民可以在閱覽室享受寧靜閱讀時光,留守老人可以在日間照料中心享用熱乎乎的午餐……同時,“鄉里中心”還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治中心、愛心基金會、“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等,加強與群眾互動,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增強群眾在基層自治中的“主角”意識。
“我一有時間就來工作室值班,跟村里的兄弟姐妹、大爺大媽嘮一嘮,聽聽他們的煩心事和心里話,把他們的心聲及時向上級反映。前幾天姐妹們想在村里辦個手工工廠,我向鄉里反映后,事情已經被提上日程,我心里別提多高興!”剛剛從村里的“共享菜園”趕來的縣人大代表張蘭霞一邊拍打著身上的泥土一邊說。
“鄉村是否振興,不僅要看產業發展沒發展、生活富不富裕,還要看農民的精氣神旺不旺,看村里的人心齊不齊,看鄉村的風氣好不好。”渠村鄉黨委書記任偉杰說,和美鄉村、宜居宜業,希望將葉莊村“鄉里中心”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幸福生活圈。記者 張嵐嵐 通訊員 嚴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