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堅持就是十年。而華龍區王永甫愛心志愿服務隊辦公室主任王振華就是這樣一位“濮陽好人”。出身于醫學世家的王振華,2012年大學畢業后,跟隨父親走上了醫學之路,以頸肩腰腿痛正骨、推拿治療為主,并很快掌握了有關醫術。但他并不滿足于此,為了學到更多、更全面的醫術知識,先后到鄭州、成都等地,不惜花費萬元向專家名醫求教。
“一個個患者上門求醫時那種痛苦呻吟的表情和痊愈時蕩漾在臉上的笑容,以及父親對經濟困難的病人真情接濟的舉動和高尚醫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王振華表示,受父親影響,做一個有愛心、對社會有所奉獻的人是自己多年來一直堅守的人生信念。
2015年,勝利路街道辦事處天橋社區康復指導站成立,王振華任站長。勝利路街道辦事處共有15個社區8.2萬人,其中各類殘疾人就有2830人,占總人數的3.4%。王振華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暗暗下決心一定把這個站長當好。
“對特困患者免費服務,對行動不便的患者上門服務,對特殊群眾特殊服務,對入站患者愛心服務。”作為一名醫生和康復指導站站長,王振華立足崗位,結合自身專長,在為患者服務方面進行了全新的開拓和探索,特別是對經濟困難的患者,更是給予格外的照顧。
2015年初,油田建工的一名工人李某因車禍導致雙臂不能動彈,治療費用花了近10萬元也不見效果,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振華了解情況后,對李某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當即決定為其治病。王振華表示,要免費給李某治療,如果效果好,將一直義務為他治到底。但已離崗一年多的李某的病情遠遠超過了王振華的預料,為給其全力治療,他避開康復指導站患者治療高峰時段,放棄午休時間,把李某的治療時間定在每天下午的1時至3時。后來,通過針灸、推拿等方式, 2個月后,在王振華精湛醫術和真誠愛心的雙重付出下,李某的病情奇跡般地好轉。
2020年6月,華龍區王永甫愛心服務站揭牌成立。王振華第一個報名加入,對華龍區范圍內患有頸肩腰腿病的殘障人士免費治療,并向其中有意學醫的患者傳授中醫針灸、推拿按摩、刮痧等知識和技能。
2021年3月,為了讓殘障孩子擁有一技之長,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市特殊教育學校和華龍區王永甫愛心志愿服務隊聯合開辦了中醫推拿按摩正骨培訓班,王振華擔任主講老師,目前已累計培訓學生2800人次。
在今年我市第三季度“濮陽好人”評選中,王振華光榮上榜。“榮譽是鼓勵,更是鞭策。我會一如既往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王振華如是說。記者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