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到鄭州、1小時到濟南、3個小時到青島”“知道不?8號濟鄭高鐵就要全線開通了!咱南樂也要通高鐵啦,以后可以在家門口坐高鐵出行了”……連日來,在南樂人的朋友圈里,這是聊得最多最熱的話題。
濟鄭高鐵12月8日將全線開通運營的消息已經傳出,掰著手指頭算著倒計時的60萬南樂兒女無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曾經遙不可及的高鐵夢,在南樂即將成為現實。
12月6日,濟鄭高鐵全線通車前夕,記者到南樂站探營采訪時,時刻被南樂人民熱切期盼高鐵、喜慶高鐵夢圓的濃濃情緒包圍著、感染著。
濟鄭高鐵是國家在豫魯兩省規劃建設的一條高速鐵路干線,起自濟南西站,終于鄭州東站,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鐵網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東省“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
濟鄭高鐵南樂站位于該縣千口鎮樊村附近,是濟鄭高鐵河南境內的最北端站點,具有承上啟下、貫通東西的區位優勢。濟鄭高鐵全線通車運營后,從南樂站乘車,1小時可到鄭州、濟南,3小時可達青島,借此優勢,南樂站可一躍成為河南省對外開放合作的最東北“橋頭堡”。
為了讓高鐵夢早日實現,南樂縣上下付出了艱辛努力。
自南樂站建設以來,南樂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設計方案、實地調研督導,及時部署、協調推進,確保南樂站建設順利推進——
掛圖作戰,嚴守時間節點。按照臺賬要求,2023年11月底站前工程、站房工程全部交付完成并達到通車條件。為全力搶趕工期,南樂縣濟鄭高鐵南樂段指揮部不斷強化督促督導,層層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7月中旬站房就實現主體完工,提前2個月完成任務。
做好保障,營造良好環境。南樂縣承擔的濟鄭高鐵正線及高鐵站、站前廣場、雙回路供電線路等工程,需要完成1500畝的征地任務。該縣按照“任務明確、政策明白、情況明了”的拆遷工作要求,僅用兩個半月就全部完成征地任務。同時,南樂縣推行“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一清單”工作機制,協調完成了高鐵站房、配電房供電線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施工環境保障工作,為高鐵及南樂站建設順利推進營造了良好環境。
經過近2年緊鑼密鼓施工,如今的濟鄭高鐵南樂站,以亮麗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正以完備的姿態和獨具南樂特色的形象期待著列列高鐵停靠,為人們帶來更便捷的出行。
一進入站前廣場,以黃色為主色調的雕塑便映入眼簾,雕像以黃色為主、綠色點綴其間,通體如同巨龍乘風破浪又如麥浪隨風起伏。向著站房走去,右側7座中式燈柱依次向站房延伸,燈柱前后兩側有國家級“非遺”目連戲的元素點綴其間。在站前廣場中間,左右各6根石柱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依照南樂12座老牌坊為藍本設計的,每座石柱對照一座老牌坊,上面刻有牌坊名、位置和關于該座牌坊背后的故事。”南樂縣鐵路辦主任薛洪濤說,除了主雕塑體現濮陽的龍文化和南樂農業大縣的特點外,廣場還有倉頡文化、杏花等元素,充分體現了濮陽元素與南樂特色的交相輝映。
來到站房大廳中間位置,抬頭望去,一幅碩大的圖案引人注目:圖案整體呈正八邊形,內有兩個圓環相套,由內及外,正中間是一朵綻放的杏花,向外依次是我國古典紋樣和線條勾勒的蓮花,最外側的正八邊形分為八個區域,展現南樂傳統文化的圖畫與古文字均勻分布。
“南樂站站房的整體設計,充分汲取南樂文化特色,融合了古建筑南樂老牌坊、倉頡陵廟的建筑形態,在外立面裝飾中借鑒DNA雙螺旋意向,利用局部翻轉鋁板變化形成漸變紋理,象征南樂生物科技蓬勃發展,整體體現出‘字韻悠長、生態南樂’的美好愿景。”薛洪濤津津樂道。
盼望著,盼望著……隨著濟鄭高鐵的全線開通運營,當高鐵風馳電掣自遠方駛來,南樂站必將成為河南省區域交通的新門戶,成為南樂展現特色文化形象的新窗口,助推南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高鐵夢圓,也必將為南樂帶來更多發展新機遇、提供更強發展新動能,為60萬南樂人民帶來新福祉。
讓我們共同期待著。